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还把地种了。
儿子让搬去农场跟他们一起住,死活不听。
老人都那样儿,能干动的时候就觉得挣一点是一点。
这是让大孙子给请去了。
大嫂这是高兴,才忍不住的跟向末唠叨。
儿女孝顺,总是老人的运道,好儿不用多,人家老两口就一个儿子,得力就行。
“你看老高家,七个儿子,没人愿意养老人,那才遭心呢……”
又说村里的闲事。
“哪里有哪里的难处,这城里的人,住房紧张,年轻的得跟着老人住,还惦记着老人的工资被贴着,不养老人的倒是不多。
咱这农村呢,地方有得是,房子自己就能建,到是一个个的奔着自己自在,不养老人了。
可见这能不能过得好,还得看人。”
向末也跟家里说这次出门的见闻呢。
说瞿麦这孩子的来历,说龙师父那小院子的安排,又发散到了城里住房难,再说到养老问题。
“我想着开春把我们那房子往东再接一间,后墙开个门,再盖上一趟厦房,存放个东西也方便。”
方逐溪跟向大哥商量粮食的事儿,又说盖房子。
零散的收些杂粮山货什么的,总得有个放的地方,他们家还能有个研究饲料和化肥的由头,东西多也不引人注意。
粮食的事儿向大哥一口就答应了。
村里的存粮,往年都卖到黑市上去了,卖不上价,还得让中间商扒皮。
还不是总能卖出去,得有买主了,再去卖。
这要是直接能送走去酒厂,那感情好了。
运输上也不是问题,有钱和粮开路,把火车站安排明白,在运粮的火车上给多加一两节车厢,神不知鬼不觉的。
到了地方,方妈找人接就成的。
向大哥心里算计着产量,“今年全村都上你那化肥,我估摸着产量能上两成,再加上自留地产的,自己开荒地的产量,一年能弄出来二十万斤来。”
前一年,几兄弟的菜园子里后追的肥,产量都能高了两成。
若是刚种地的时候施一次肥,中间再追一次,产量能增加三成。
这是菜园子的产量,大地里,效果能差一点,保守了说也能有两成的。
向大哥还有更狠的,开化之前,他把村里各家的当家人招集到一起,跟大家说了,今年的地,不集体一起种了,跟农场学习,化责任区,农场是一组负责一片,有小组长带头,小组长多挣半个人的工资。
村里没有小组长,按户分,一家负责一片,按国家交公粮的任务平分。
到秋收的时候,不够的,自己家拿粮食补。
多余的,都是你自己的。
向末一听,这不就是承包责制制吗?她这么一说,向大哥可不认。
人家说了,这是化分责任区,方便管理的,谁干好谁没干好,一眼就看出来了,方便年底的时候评先进……
行吧,你这么说,就这么是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