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大哥大嫂还每年给补贴粮食,真是什么都不缺的……”
方妈就摆手,“你们有是你们的,爹妈给的是爹妈的心意,给你们就拿着。
我横不能家里要饭了,还给你们吃金喝银的就是。
那些个东西,都是不好找的,布票油票啥的不好弄,你们日子再宽裕,没票那钱不得在家里看着?”
向末喜欢这个婆婆的爽利劲儿,跟上辈子的谷总还挺像的,不会装模作样,拿她当客人那么对待,就笑呢,“妈,这您就不知道了,俺们那是山沟里,管得松,对票看得没那么重。
以物易物的时候多,认钱的也多,有钱都能买到的……”
家家的自留地化那么些,勤快点的,到村外远点的地方偷着开荒,赶晚上种,一家也不少收,还有进山弄山货的,河里打鱼的,那么些东西,都要票,能卖完吗?走的就是拿钱卖货的路子。
在龙府县城十里远的十里铺村,那就是个大家都知道的黑市,家家户户都做中间商。
上面知道不知道?肯定知道,但一直就存在,为啥的?领导也要买东西嘛,谁家里没个需要的时候呢?每回有检查的,必然有人提前通风报信。
认家里还存着刚收回来的东西,收到信儿把东西往树林子里一埋,你查吧,保证干干净净。
她这一说,方妈眼睛就亮了,拉着向末的手,声音都下去三度,“真能够到粮食?”
能啊。
然后方妈就拍大腿,“哎哟,这可是救了命了。”
把方逐溪吓一跳,“咋了?家里没粮吃了?”
那不得挨饿?
方妈白他一眼,转头跟向末说悄悄话呢,“你当咱这酒馆为啥人少的?不是咱东西不行,也不是客人不想来,是没法子呀。
现在买粮食都要票,咱手里粮票不够,买不来那么些粮食,就酿不出来酒。
为了多攒粮票,咱卖酒就得收粮票,可谁家的粮票都不宽裕,有几个能舍得拿来喝酒的?要想生意好,就得不收粮票。
可咱这酒,是在郊县咱老家自己的酒窖烧的,拿酒票进的酒都掺水,不好喝,砸牌子。”
说来说去,就是没粮票,怎么转都转不开。
“你们要是在那边儿能弄到不用粮票的粮食,那我买。
钱不是问题,有个价儿就行。”
方妈很大气。
向末也很痛快,“行,回去我就找我大哥。
到时候给您发电报,你要多少呀?”
那当然是有多少要多少了。
好的。
婆媳俩嘀嘀咕咕的,就把买卖谈成了。
向末跟方逐溪在老家住了七天。
虽说不让办丧礼了,但是人心是有的,怎么着也得给龙师父过了头七。
晚上在那小院子的主屋里,偷着烧了两万烧纸,算是把丧事完成。
转天两口子带着瞿麦上火车回东北。
向末嘴上没说,但这一离开家,晚上就一宿一宿的睡不着,想孩子,想到心肝肺哪哪都不得劲儿,耳朵边上老是闹闹哭唧唧的哼唧声。
出来十多天了,她是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去。
瞿麦跟着他们走了,方云期就要下乡,那小院不能空着,没人住肯定不行。
刚好酒馆的会计卢芬要结婚,拖了大半年了结不成,就因为两家的住房紧张,小两口没地方住,想租房子吧,贵的租不起,便宜的离得又远,还脏乱,来回的车钱加上更贵。
正好,把小院子的门房给他们住,一个月收上两块钱,算是租金,他们小两口住着刚好,将来就是有了孩子,也不挤。
瞿麦带得行李不多,就一床背子和两身换洗的衣服,身上的棉衣都是在家这几天向末现给做的,中原这边冬天没东北那么冷,一般人家是穿不起厚棉袄的,能蓄上两层棉花都是好的。
就这么点儿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