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明末闵老子首创工夫茶(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

综上所述,“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

的工夫茶泡法已经自康熙年间起渐行其道。

武夷茶(青茶)的产生及泡法影响了闽南、潮汕地区的工夫茶。

那么武夷茶及其泡法是怎么产生的呢?要把这件事情说清楚,我们得返回明代,从烘青绿茶的始祖虎丘茶讲起。

纵向来看,虎丘茶衍生了大名鼎鼎的松萝茶,松萝茶又催生了艳惊天下的闵老子茶,这才有了源出闵老子的松萝茶的工夫泡法。

而松萝茶的工艺又导致了乌龙茶(青茶)在武夷山的诞生,松萝茶的工夫泡法继而影响了武夷茶的品饮方式。

明成化斗彩四季团花果纹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晚于嘉靖年间的明中期,炒青散茶经过虎丘寺僧的改良,开创了我国绿茶焙、烘的先河,使得香清味甘的烘青绿茶诞生在了苏州的虎丘。

烘青绿茶是通过炭火产生热量,利用热风对茶叶进行干燥。

得益于湿热作用,烘青绿茶的干燥过程中茶叶内可溶性糖类与氨基酸会有明显增加,虽然香气略低于炒青绿茶,但整体口感更加淡雅舒适。

彼时明人追求闲适、清雅、恬静的生活,茶以寄情,故烘青茶的出现极合乎士人的审美情趣。

文徵明对其有“烟华绽肥玉,云蕤凝嫩香”

,“重之黄金如,输贡堪头纲”

的赞语。

青藤老人徐渭在他的五言律诗《谢钟君惠石埭茶》中说:“杭客矜龙井,苏人伐虎丘。”

伐是夸耀的意思,可见虎丘茶之美。

隆万之际,独擎文坛大旗二十年的“后七子”

领袖王世贞赞虎丘茶为“虎丘晚出谷雨候,百草斗品皆为轻”

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里说:“虎丘、天池,最号精绝,为天下冠……得一壶二壶,便为奇品。”

“堪头纲”

“伐虎丘”

“精绝”

“天下冠”

“奇品”

,文人墨客的溢美之词都为虎丘茶集于一身,可见此茶之精绝。

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里记载:“虎丘、天池茶,今为海内第一。

余观茶品固佳,然以人事胜。

其采揉焙封法度,锱两不爽。”

其后精绝的虎丘茶成了官商巨贾眼中的香馍馍,他们经常到寺内强巧豪夺,寺僧备受欺凌。

明末文学家褚人获在他的轶事小说《坚瓠集》里记载了一个唐寅写《方盘大西瓜》诗的轶闻:“吴令命役于虎丘采茶,役多求不遂,谮僧。

令笞僧三十,复枷之。

僧求援于唐伯虎,伯虎不应。

一日,偶过枷所,戏题枷上曰:‘官差皂隶去收茶,只要纹银不肯赊。

县里捉来三十板,方盘托出大西瓜。

’令见而询之,知为唐解元笔,笑而释之。”

褚人获虽然把此事当作轶闻来记,却让三百多年后的我们看到了其时地方官吏在虎丘山敲茶榨银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