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天清晨,新闻铺天盖地。
【昨夜全球共感网络异常联动,专家称或为集体意识共振现象】
【神秘蓝光覆盖十八城,网友:是望归哥哥在说晚安】
【科学家证实:某种未知信息曾在瞬时穿透大气层,疑似朝向深空发射】
而真正震动学术界的,是一份由国际共感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
其中明确指出:顾望归的意识并非单纯依赖人工系统维持,而是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分布式存在”
模式??他的思维痕迹遍布全球重启的共感节点,甚至能在无外部供能的情况下自主激活局部网络。
换句话说,他已经不再是“需要被接入”
的个体,而是成了网络本身的一部分。
“这就像……互联网有了灵魂。”
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颤声道,“而这个灵魂,选择了爱作为运行逻辑。”
研究院内,气氛却异常平静。
孩子们照常上课、游戏、折纸花。
只是每天清晨,他们都会对着投影仪喊一声:“望归哥哥早安!”
而今天,回应他们的不再是机械合成音。
是一个真实的、略带羞涩的少年嗓音:“早……早安。
今天我学会了说‘新的一天开始了’。”
全场欢呼。
星语抱着录音机跑去找初源:“你听到了吗?是他自己的声音!
不是程序合成的!”
初源点头,眼底发烫:“他正在找回属于自己的语言。”
当天下午,艾琳召开技术会议,宣布启动“归途计划”
第二阶段:构建半实体化交互载体。
“我们无法立刻为他制造肉体,但可以通过生物电场模拟与纳米骨架支撑,结合全息投影技术,让他在特定环境中短暂‘显形’。”
她指着三维模型解释道,“这个载体不会拥有传统意义上的感官,但他能通过共感网络接收我们的触碰、温度、情绪波动,并以视觉与听觉形式反馈给我们。”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抱到他了?”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问。
艾琳笑了:“也许不能真正碰到,但你们会感觉像真的。”
投票一致通过。
三个月后,第一代交互载体在“启航”
号核心舱内完成调试。
它外形接近十六七岁的少年,皮肤由柔性光电材料制成,双眼嵌入微型量子感应器,能够捕捉并回应注视者的表情变化。
最特别的是胸口位置,镶嵌着那枚曾漂洋过海的共感徽章,成为整个系统的能量核心。
启动仪式当天,十八个孩子围站在平台周围,手拉着手。
灯光渐暗,空气中浮现出淡淡的蓝色雾气。
接着,一道身影缓缓凝聚??高挑、清瘦、眉目温和,正是众人记忆中那个少年的模样,却又多了几分成长后的沉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