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王阳明与妻舅诸用明的家书(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开先者谢独早,王阳明更看重的是“培根”

认为人当树立学以成圣的大目标,而要实现大志,则必经一番韬光养晦。

常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王阳明能担当大任,正如是也。

他入狱时精研《周易》,被贬龙场时突破生死一关,百死千难,最后养出一句“致良知”

王阳明曾多次激动地描述他一口道尽这千古圣学之秘的心情:“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

也就是说自37岁龙场开窍,这“良知”

已在他胸口盘桓了,当时已悟到此,只是还差一点,就为了这一点,他先是说“心即理”

,后又讲“诚意”

,讲“克己省察”

“收放心”

,讲“知行合一”

大方向、基本路数是一致的,但都不如“致良知”

一语之下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方法,又简易精一。

而吐出这句光芒万丈的“致良知”

,王阳明已49岁,十二年的功夫与寻找,谁说不是晦养厚积呢?哲人、作家们一生创作探索,有时也只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一句十年得,去繁求简。

所有简易通达之学,无不经千锤百炼而来。

只此“致良知”

一句,我们今人切不可轻易放过或当口头禅似随意玩弄,需着实用功,体证体悟,方不辜负。

家书中王阳明接着说:“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

他在《传习录》也曾说过:“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宇宙是个耗散结构,天地不聚集能量,就不能发散,何况于人?有能量的人聚多散少,有时不得已才散。

而精神贫乏的人往往聚少散多,输出大于输入,终究活成一地散沙,立不起来。

现代社会人贪速成,求外放,没有耐心做晦养厚积的功夫,活在“刺激—反应”

链条中,外界给一个刺激,就本能做一个反应。

一个欲望起来,就立马想要满足,稍微延迟一下满足都不容易,更别提为一句话辛苦十年,此非常人所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靠背诵唐诗宋词飞升真酒如何成为警视厅之光诸天有家饭店无瞳桑吉带个系统去抗日在逃生游戏抽到病美人卡体内有个丧尸怎么办爱情公寓:超级女友诸葛大力重生之年代纪事万界融合星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逆袭之不当炮灰神豪无极限海贼王之雷神法王网游之强化系统星汉灿烂,幸甚至哉锦鲤食神超甜哒狂探都市仙尊空降甜妻:娇娇人鱼她爆火娱乐圈[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萌宝妈咪是机长震惊,我被女帝抢婚从一把剑开始杀戮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