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次,有学生就问王阳明“惟精惟一”
是如何用功?阳明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
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
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功,则不能纯然洁白也。
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如何精一?阳明拿“舂米”
这件事打比方,说要得到纯白的米,必须经过一番舂簸筛拣的功夫,去粗取精,如此便是做惟精惟一的功夫。
思想亦是如此,要到纯熟处,必先去其杂质,于心上则要层层去蔽。
“舂米”
其实也算个禅宗公案,六祖慧能初见五祖弘忍时,五祖已知慧能乃上等根器,但五祖并未当即授法,而是让六祖去作坊舂米,舂米是体力活,是个日常事。
然百姓日用则为道,道就在家务事中。
六祖舂了八个月米后,五祖来到作坊里问:“米熟否?”
慧能答:“米熟久矣,尤欠筛在。”
这是机锋,也是比喻。
意思其实是,五祖问六祖,功夫练得咋样了?六祖说,熟是熟了,还要您给筛一筛,其实就是求个印可。
于是五祖敲了三下舂米的碓,六祖当即意会,子时三更来到五祖的房间,听五祖讲《金刚经》,大悟后,六祖连夜拿着五祖的衣钵南下,混迹猎人堆里十五年,又经一番悟后起修,最终光大了禅宗。
舂簸筛拣,是惟精惟一,是克服习性,也是寻找自性的过程。
宜早不宜迟,有了下手处,更需勇猛,一门深入,切莫蹉跎时光。
在这封家书的最后王阳明说:“人方少时,精神意气既足鼓舞,而身家之累尚未切心,故用力颇易。
迨其渐长,世累日深,而精神意气亦日渐以减,然能汲汲奋志于学,则犹尚可有为。”
这是王阳明版本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他交代诸弟们,趁世累未深,要珍惜光阴,奋志于学,精一克己都要及早用力,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1]蘧伯玉:名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
封内黄侯,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是孔子的朋友,一位善于改过的大贤人。
[2]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所托付的是家国重任,文明火种,此“十六字心传”
可作为最早的心学理论。
意为:人心险恶莫测,思想也可能是有危险的,而道心却是精微、微妙之法。
只有切实去做“精一”
的至纯功夫,才能做到始终不偏不倚,真正做到中庸的境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