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还不够,他不一定能听进去,王阳明接下来便是举例论证。
为了让徐爱有感觉,举的还是自家人的例子。
他跟徐爱说:“看你叔叔,做学生时,也曾聪明一时,但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就来,就是被**心丧志所害。
远离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而去将就世俗的标准,都是在一念之间。
往事真是一面镜子,你聪明且品德淳朴,一定不会重复你叔叔那样的过错,但也不可以不谨慎啊。”
俗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王阳明所举徐爱叔叔的例子,在任何时代都很多,年少聪明伶俐,崭露头角,但终无所大成。
或因中途丧志,或因骄傲自满而停滞不前。
王阳明年少时,也是调皮捣蛋,满脑子小聪明,也曾沉溺词章、骑射、佛老等,但终究不忘成圣之志。
没有被世俗牵引,迷失于荒废之途,而是始终求高明。
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时期,王阳明勤学不辍,于百死千难中苦修,层层厚积,绵密保任,功夫不断,最终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一代侠儒。
[1]秋战:指乡试。
因为各省选拔举人的考试在秋天举行,故也称秋试。
[2]唐君毅:新儒家代表人物,1949年在香港与钱穆共同创办新亚书院,终生致力于人文世界的重建。
1958年与牟宗三、徐复观等联合署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大力弘扬新儒家思想观念。
其著作有《道德自我之建立》《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人生之体验》《中国哲学原论》等。
他也钟情并践履阳明的精神,办书院、研究所,讲学传道,奋斗不止。
牟宗三评价他是“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
。
[3]顾炎武:江苏昆山人,字忠清,被尊称为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开清代朴学风气,也被称为清学开山始祖。
学问庞杂渊博,顾曾说:“人之学问,不日进则日退。”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早年曾领导“反清复明”
运动,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其学问亦强调经世致用,一生多次直言批评阳明心学的“末流”
只顾空谈心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