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阳明与妹夫徐爱的家书
banner"
>
第六封与徐仲仁
——弘治十七年(1504)
北行仓率,不及细话。
别后日听捷音,继得乡录,知秋战[1]未利。
吾子年方英妙,此亦未足深憾,惟宜修德积学,以求大成。
寻常一第,固非仆之所望也。
家君舍众论而择子,所以择子者,实有在于众论之外,子宜勉之!
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
昔在张时敏先生时,令叔在学,聪明盖一时,然而竟无所成者,**心害之也。
去高明而就污下,念虑之间,顾岂不易哉!
斯诚往事之鉴,虽吾子质美而淳,万无是事,然亦不可以不慎也。
意欲吾子来此读书,恐未能遂离侍下,且未敢言此,俟后便再议。
所不避其切切,为吾子言者,幸加熟念,其亲爱之情,自有不能已也。
释读:落第不耻积学求成
这封家书是王阳明写给自己的妹夫徐爱的,徐爱是王阳明入门最早、信他最深的学生。
写这封信时,王阳明三十三岁,被聘为山东乡试主考官。
徐爱十七岁,参加浙江乡试失利,王阳明特意写这封家书来勉励他。
家书开头,王阳明先是安慰徐爱,说他“年方英妙”
,这次失败没必要太过遗憾,目前最需要的是好好修养道德,积累学问,以求大成。
“寻常一第,固非仆之所望也。”
普通一个中举,并不是我对你的期望。
这口气不禁让人想起王阳明自己当年连考两次不中,曾说:“世人以落第为耻,吾以落第动心为耻。”
这是圣人气量。
未经磨炼之人,往往内慌张而外矜持,遇考心乱,失利后更心烦气馁,觉得没脸见人。
王阳明觉得考上考不上,不足为耻。
若因没考上沮丧或心烦,露出一副毫无修行之态,这才是可耻的。
成败得失乃是常事,关键是面对挫败,如何反应,如何扭转心态和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