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有乡老聚于县衙前哭诉:“吾等祖宗坟墓在此,世代耕种,未曾离土。
今胡虏未战而得良田,汉民反徙边陲,岂非倒行逆施?”
然而地方官员皆奉命行事,不敢稍有违抗。
有胆敢聚众闹事者,当即以“煽动叛乱”
罪名缉拿,杖毙三人,余者流放辽西。
与此同时,乌桓各部也开始陆续南迁。
由于此前多次骚扰边境,此次迁移被朝廷视为“赎罪之举”
,故待遇远不如南匈奴优厚。
多数部落被安置在渤海、河间等濒海苦寒之地,每年仅赐粟一次,且须服役修堤筑城。
至于鲜卑,则始终按兵不动。
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为步度根、轲比能、素利三大部。
其中步度根亲汉,轲比能野心勃勃,素利则观望两端。
朝廷派人游说数月,皆无成效。
直到某夜,一封密信送至邺城。
信中言道:轲比能愿率三万部众南附,条件有三??其一,赐爵“归义侯”
;其二,划地千里,自治其民;其三,许其子入邺城为质,换取铁器、布帛岁贡不断。
审配看完,勃然大怒:“此乃割地自立之谋!
若允之,不出十年,必成第二个南匈奴!”
可田丰却摇头道:“拒之,则鲜卑必倒向刘邈。
西赵已有西域商道,若再得鲜卑骑兵为臂助,南北夹击之下,河北危矣。”
二人争执不下,只得再议于朝堂。
袁尚听罢,脸色苍白如纸。
他深知,此刻的东赵已无资格谈“尊严”
。
无论是接受苛刻条件,还是拒绝引来外患,都是饮鸩止渴。
最终,他咬牙道:“准其所请,但土地减半,只予五百里;爵位可封,然不得世袭;铁器限量供应,每年不得超过百斤。”
使者领命而去。
三个月后,轲比能率部南下,进驻涿郡以北的广袤草原。
朝廷为其设立“镇北营”
,名义上隶属幽州刺史管辖,实则军政自专。
自此,河北境内胡人总数突破三十万,分布于常山、赵国、渤海、涿郡、代郡等地,形成星罗棋布之势。
表面看,此举确实现了“充实空虚郡县”
的目标。
许多因战乱废弃的县城重新燃起炊烟,田野间也渐渐有了耕作之人。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加剧的族群冲突。
胡人恃强凌弱,时常劫掠汉民牛马;汉人愤恨难平,屡次纵火烧毁胡帐。
地方官府疲于奔命,往往刚平息一桩械斗,另一处又起纷争。
更有甚者,某些豪强大族暗中煽风点火,借胡汉相争之机兼并土地,大发横财。
一日,冀州刺史崔琰上奏:“臣辖区内,本月发生胡汉斗殴事件七十二起,死伤三百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