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
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盲人说:“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
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
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禅师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
这就是助人为乐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
2.诚实守信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人都喜欢与诚实、爽直、表里如一的人打交道。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切记诚实守信的原则。
马克思就曾说过:“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墨子说:“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信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必守信条,敌对双方谈判要守信用,做生意双方成交要守信用,上、下级讲话要讲信用,甚至连父亲对刚懂事的儿子讲话也要讲信用。
我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曾子的儿子吵闹不休,曾妻就骗他说:“等你父亲回来,杀猪给你吃。”
曾子回家听到妻子告诉他这件事后,果然持刀把猪杀了。
显然,曾子是在培养儿子的信用意识。
信用的心理作用是给对方以安全感,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吸引为前提,而这种吸引很重要的一点是双方必须在交往中达到心理上的安全感。
因此,约定的聚会,要按时出席:承诺的任务,要力争完成;朋友托办的事,答应了,就要办到;借别人的款项、物品,要如期归还。
这些不是无关紧要的小节,而影响到个人信誉和人际关系的大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3.互赖原则
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
许多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时更为茂盛。
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个别承受力的总和。
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类,但并非万无一失。
只有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才能众志成城。
中国的伦理,使所有中国人,结成一个硕大的互依互赖网。
孔子的“连带责任主义”
,更使得我们彼此之间,息息相关,互相依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