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柳荫絮语(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柳荫絮语

banner"

>

在市政协举行的茶话会上,一位去春从台湾归来的老先生告诉我,离开营口已经半个世纪了,踏上二十里长街一看,样样都感到熟悉、亲切,又样样觉得生疏、新鲜,触目兴怀,真有隔世之感。

我问他:“故乡风物,哪一样最使您动情呢?”

老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街道两旁的绿柳。”

听了这话我先是一怔,继而有所领悟:先生当日含泪辞别乡关的时候,这座日伪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城市,兵连祸结,疮痍满目,漫空卷着黄尘,遍地泛着白碱,萧索破败得很。

而今头白归来,登车人市,首先映人眼帘的便是饱绽着春意的青青垂柳。

它们像亲人般笑立在东风里,轻摇着翠发,漫闪着青睐,频频招手致意。

又好似无数绿色甲兵,排成长长的仪仗队,等候着远道归来的主人的检阅。

五代诗人孙光宪就写过这样的咏柳佳句:“恰似有人长检点,着行排立向春风。”

它们隽美的风姿,给游子以归乡的慰藉,给劳人以亲切的慰安,给远方来客以清新的美感和多方面的联想。

这一切,自然要使老人心旌摇**,欣然色喜了。

其实,不要说一别五十寒暑的天涯倦客,即使一直生活在市区内的人,当看到那满城新绿时,又何尝不为之动情呢?

提起城市的路树,人们自然会想起福州的如云似盖,根须垂挂的古榕,伊宁的直耸云天,葱葱郁郁的白杨,羊城的红花似锦的英雄树,上海的枝叶扶疏的法国梧桐……这些无疑都是颇饶韵致,多彩多姿的。

但是,正如一首民歌中讲的:“天是故乡的蓝,水是故乡的甜,山是故乡的青,月是故乡的圆。”

我总觉得,美化、绿化了辽滨之城的行行路柳,是更值得大书而特书的。

一排排的垂柳,清荫翳日,翠带牵风,着实给熙熙攘攘的闹市创造了一种清新秀雅的气氛。

特别是营口街头,由于靠海低洼,盐碱度高,莫说参天的林木,就是铺地的绿草,也一向很少。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市区主要街道两旁全部栽植了翠柳,背后映衬着整齐的楼房,也称得上是“风景如画”

“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

梁元帝萧绎的这两句诗,用在这里倒也贴切。

柳是报春的使者。

当寒威退却、冰雪消融的时节,痴情浓重的春风朝朝暮暮奏着催绿的曲子,鼓动得万里郊原生意葱茏。

花丛草簇从酣睡中醒来,急忙抽芽吐叶,点染春光,顿时大地现出了层层新绿。

然而,这一切与高楼栉比、车辆穿梭的城内是不相干的。

那么,是谁最先把“春之消息”

报告给十丈红尘中奔走道途之人的?正是街头的翠柳。

溽暑炎蒸,骄阳喷火,行行路柳为过往行人撑起遮天绿伞,清凉凉的略带咸味的海风扑到脸上,你会感到燥气潜消,无异人清凉国。

清晨起来,你尽可以沿着柳林穿行,过了这棵迎来那棵,满路清荫,伴着几声清脆的鸟鸣,偶尔会有一两滴露珠滚落下来,凉生颈际,于恬适、惬意中不觉走出了很远很远。

秋宵漫步,清爽宜人。

在城市住房尚较紧张,许多人家还是三世同堂的情况下,这长长的林荫路便成了翩翩情侣的“爱的长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