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大禹陵与宋六陵(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禹陵与宋六陵

banner"

>

为神奇丰富的古代传说和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所吸引,我在来到“文物之邦”

绍兴的第二天,就专程探访了大禹陵和南宋诸陵。

禹陵在会稽山下。

一条青石铺就的长长甬道,把游客引向一座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碑亭,石碑上镌刻着“大禹陵”

三个雄浑壮美的大字。

碑亭右侧就是禹陵,古称禹穴。

据《越绝书》记载,禹的墓地“穿圹深七尺,上无泻泄,下无邸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

今天看到的情况,与古籍所载,十分接近。

想那“汤汤洪水方割,****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的远古洪荒时代,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栉风沐雨,茹苦含辛,日夜奔波于田野之间,“三过家门而不人”

,率领民众通山川,疏江河,历经十三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制伏了水害,理出了可供群黎居住的九州。

然后,聚会诸侯于会稽山下,总结经验,计功行赏。

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庆功表彰大会刚告结束,这位治水英雄就长眠不起了,以其震古烁今、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和“鞠躬尽痒,死而后已”

的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望着那神奇、迷茫的古穴和高耸的碑亭,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怀,蓦然在心头涌起。

禹庙紧靠着禹陵,是一组规模宏大、气象巍峨的建筑群,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

现存的主体结构保持着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

从西辕门进庙,迎面就是那座赫赫有名的岣嵝碑,亦称禹碑。

原在湖南衡山云密峰,早已佚失,这里的碑文实系摹刻。

传为夏禹所写,也属后世伪托。

但字形确是非常奇特,类似古篆,又似符录。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形容它:“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明代学者杨慎对碑文做过考释,认为是颂扬大禹治水业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