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涅瓦大街(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涅瓦大街

banner"

>

自从车尔尼雪夫斯基那句“历史的道路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

的名言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被列宁引用以来,涅瓦大街一下子就飞向了全世界。

其实,早在1835年果戈理就曾以《涅瓦大街》为题,创作了中篇小说。

不同的是,车氏与列宁是借用这条笔直、宽阔、平坦的大街来说明事物曲折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哲理;而果戈理则是通过这个车马络绎不绝、行人接踵联袂的煊赫、繁华的“首都之花”

,揭露它后面掩藏着的上流社会惊人的矛盾。

他富有讽刺意味地称涅瓦大街为“人间一切最优秀的作品的展览会”

,可是在这个展览会上,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幻影,一切都和表面看到的截然不同,“涅瓦大街老是在撒谎”

涅瓦大街,自十八世纪初辟建以来,经过二百余年的踵事增华,于今,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最有特色的街道之一。

尽管它所在的列宁格勒,已经恢复了彼得大帝建城时的名字,但是,时代的飙轮毕竟驰向了二十一世纪,当年大街上那些花花公子、男女豪商以及“经常在羽毛褥子和枕头上过日子”

的贵妇人,穿制服、挂十字章、派头十足的小官吏不见了,果戈理笔下的形象猥琐、姓名逗趣、沉默寡言、“谁也看不起他”

的小公务员阿卡基阿卡基维奇巴什马奇金之流也都无影无踪了。

变化不大的是,涅瓦大街留给人们的印象,依旧是那种类似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晦暗、沉闷的情调。

时当岁杪,气温并不甚低,湿度却比较大,日影匿黯,风色凄迷,天空灰蒙蒙的,是一种典型的酿雪天气。

涅瓦大街仍旧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

放眼望去,两旁建筑呈现出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整体上看,属于十八世纪的建筑风格。

高超的艺术技巧,朴素的表现手法,没有缤纷的色彩,没有奇突的错落,庄重、谨严的俄罗斯古典建筑形式与奢华、隽美的巴洛克式的装饰艺术交相辉映。

楼房多为三四层,米黄色,大量使用石料,壮美、古雅的圆柱、回廊、雕塑、高凸浮雕,随处可见。

风致、情调、格局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而各个建筑却又互争奇巧,富于变化,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正是这种浓重的艺术氛围,使我漫步涅瓦大街时,忽然产生一种幻觉:仿佛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在这里的俄国作家群,今天又陆续地复现在大街上——

看,那位体态发胖、步履蹒跚的老人,不正是大作家克雷洛夫吗?他是从华西里岛上走过来的。

他喜欢花岗岩铺就的涅瓦河岸,喜欢笔直的涅瓦大街和开阔的皇宫广场。

在克雷洛夫的后面,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茹科夫斯基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仿佛正在吟咏他那把感情和心绪加以人格化的诗章:“这里,有着忧郁的回忆;这里,向尘埃低垂着深思的头颅。

回忆带着永不改变的幻想,八炎论着业已不复存在的往事。”

那个匆匆走过来的穿着军装的青年,该是优秀的年轻诗人莱蒙托夫吧?是的,正是。

他出身贵族,担任军职,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出人于上流社会的沙龙和舞场,但他同沙皇、贵族却始终格格不人。

1840年新年这天,他出席彼得堡的一个有沙皇的女儿、爵爷的贵妇和公主参加的假面舞会。

在那红红绿绿的人群的包围、追逐下,诗人感到十分疲惫,极度厌恶。

他找个借口离开了舞厅,急速地穿过涅瓦大街逃回家去,恚愤中写下了那首题为《常常,我被包围在红红绿绿的人群中》的著名诗篇,以犀利的笔触尖刻地嘲笑了那班昏庸的权贵,把他们讥讽为“没有灵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