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主角是由号称“曲线魔术师”
的德国工业设计师克拉尼设计的形如巨鸟的“两翼机器人”
,它盘旋在直径为二十米的圆形舞台上空,时而升腾,时而降下。
舞台上几十个憨态可掏的机器人在导演一电子计算机的遥控下,表演着种种滑稽可笑的动作,与“两翼机器人”
上下呼应,紧密配合。
最后,这些特殊的演员由一个从观众中选出的小男孩指挥着,做前进、后退、转弯、停止等动作,令行禁止,尽如人意,赢得了观众的热烈赞誉。
我们还观赏了这样一个精彩节目:开场后,两棵大树形状的机器人自动移到舞台中间,屹立不动,作为布景;而后,一个高低不平的冈峦状机器人占了舞台的一角,上面亮起了万点灯火,现出高楼林立的景观,为的是表明故事发生在闹市区,时间在夜晚。
两个体态丰满、充满青春活力的机器人,作为剧中的人物相继走上舞台。
一为女郎身形,戴耳环,着女式背心;一现男士形象,着挎篮背心。
两人胸前都佩戴着“心”
形徽记。
(该是表明都怀有一片真情吧?)开始时,男士热烈、主动地追求女郎,亦步亦趋,形影不离;而女郎却反应冷淡,并不怎么理睬。
经过许多夜晚(高楼灯火几度明灭)的接触,交谈,逐渐地女郎与男士建立了感情,欢谈密语,无比亲昵。
演出颇富人情味。
看到这种匪夷所思的表演,邻座两个青年观众低声议论:“照这样发展下去,未来的世界里,会不会像科幻作品中讲的,机器人越来越聪明,最后取代了活人,成为人类的祸害?”
我想,存有这样担心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在西方国家,近年也确曾发生过一些机器人“发疯”
的事件。
1982年8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代号为“DC—2”
的机器人跑到马路上捣乱,这个身高一米二的家伙到处找人搭话,并硬向人们散发企业广告,过往行人被纠缠得无法解脱,只好打电话报警,后来查明,这个机器人是由一个在娱乐场所工作的人幕后操纵的。
看来,关键还在于操纵它的人。
机器人终究是机器,虽有“人”
之名,而无人之实。
到任何时候,它也不可能完全具有人的意志和知识,只能永远当一个听话的傻瓜。
对于人来说,电脑的智商永远是零。
人类所能做的事,有一些电子计算机也可以做,但它不过是具有人类头脑的某些功能,绝不可能是一切。
人类既然能够制造出机器人来为自己服务,也就完全能够驾驭它,制服它。
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讲的,人是电子计算机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仆。
似乎正是针对一些人的“杞忧”
,“芙蓉机器人剧场”
安排了这样一个场面:当表演进入**,人们沉浸在机器人世界中的时候,突然舞台上灯光一齐熄灭,一个个机器人不知所措,纷纷匍匐在舞台上,像迷路的羔羊似的发出阵阵哀鸣。
这个即兴之作,寓意十分深刻。
它说明机器人并不是万能的,它们必须按照人的意志行事,离开了人就无所施其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