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青山魂梦(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青山魂梦

banner"

>

不为人们所理解是痛苦的,而不自知则是可悲的。

闲翻古籍,我总觉得,千载以还,人们对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尽管说的写的都不算少,但缺乏全面的探析、足够的理解。

至于诗人本身,对自己的认识反差更大,这尤其令人悲慨。

古人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我看应该在后面加上半句:“尤患不知己也。”

正是由于在认识自己方面存在着巨大反差,使李白终生陷于强烈的心理矛盾和深沉的抑郁与熬煎之中,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这里谬托知己,想尝试着从一个侧面来解读李白。

深知面对一个伟大的存在,莫说写上万八千字,即使推出一部大书,恐怕也难以穷原竟委,窥其堂奥。

显然,我在干着一件力不从心的事。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确实是一个不朽的存在。

他的不朽,不仅由于他是一位负有世界声誉的潇洒绝尘的诗仙一那些雄奇、奔放、瑰丽、飘逸的千秋绝唱产生着超越时空的深远魅力;而且,因为他是一个体现着人类生命的庄严性、充满悲剧色彩的强者。

他一生被登龙人仕、经国济民的渴望纠缠着,却困踬穷途,始终不能如愿,因而陷于强烈的心理矛盾和深沉的抑郁与熬煎之中。

而“蚌病成珠”

,这种郁结与忧煎恰恰成为那些天崩地坼、裂肺摧肝的杰作的不竭的源泉。

一方面是现实存在的李白,一方面是诗意存在的李白,两者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不朽的存在。

它们之间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的内在冲突,表现为试图超越却又无法超越,顽强地选择命运却又终归为命运所选择的无奈,展示着深刻的悲剧精神和人的自身的有限性。

解读李白的典型意义,在于他的心路历程及其穷通际遇所带来的苦乐酸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心态。

去年秋杪,我有皖南之行,半月时间,足迹遍于当涂、宣城、秋浦(今属贵池)、泾县一带。

这里恰好是李白晚年活动的中心。

此行为我深人探究这位大诗人的奥蕴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理想的角度。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其先祖于隋朝末年被流放到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唐时在安西都护府辖区内),五岁前后随父亲内迁至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今属四川江油市)。

这种丰富的阅历,为他形成创造性思维奠定了有利的基础,而盛唐时期繁荣、安定的社会环境,又使他有条件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李白学习的范围十分广泛,“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

,从小便树立了建功立业,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

他常常自比于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谢安,志在“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他二十五岁那年,怀抱“四方之志”

,出蜀远游,开启了后来三十几年的漂泊生涯。

先后曾寓居湖广的安陆、山东的任城,漫游了祖国中、东部的许多地方,结交各方面人士,向一些地方官员锐身自荐。

尔后,又移家皖南,并终老于此,前后住了六年时间。

天宝元年(742年)春天,李白从东鲁南下来到皖南的南陵,秋天离开这里奉诏赴京。

这是首次人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