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追求(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想,将来退休以后,一定要去寻访她们,坐在一起畅谈一番。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老司机卸了任。

他第一次从这里踏上月台,怀着无限期待、无比幸福的心情,来到了母女俩居住的小镇。

他走着走着,逐渐产生一种陌生感,涌现出困惑、茫然的心情。

幸好,过去见过上万次的母女俩,此刻正站在路边,上下打量着他这个陌生人。

母亲面容消痩,神情冷漠,目光中反映出猜疑、惊恐和不信任的情绪。

这一切,把他从她们的招手中所感受到的那种亲热劲儿、乡园感,驱逐得无影无踪。

他试图解释几句,但当看到两个女人呆滞、拘谨的神情,便默然离开了。

他后悔此行勘破了那一场充满着希望与追求的美梦。

这篇哲理性很强的小说,恰恰应和了陈独秀先生1909年《本事诗》中所写的:

相逢不及相思好,万境妍于未到时。

应该说,它是这两句名诗的最佳的诠释。

从中,我们也悟解出,追求比占有更使人感到快慰,感到幸福;充满希望的追求,总是比实际到达目的地更有吸引力。

有些人占有欲很强,但未必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世间能够到手的东西毕竟有限,而占有欲却会无限地膨胀。

以有限逐无限,必然经常处于失望、苦恼之中。

正如宋代文学家苏轼所言:“物之所以累人者,以我有之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美丑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

苏轼还说过:“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所谓“寓意”

,就是借客观事物以寄托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情况下,人与物之间不会产生占有关系的欲念,人的精神摆脱了物与人之间的实际利害关系的束缚,处于自在自如状态;而“留意”

,则是出于自身利害关系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占有欲望。

西方美学也很重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他们把这种审美心理与个人功利观念之间的距离,称为“审美的心理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