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安步当车
banner"
>
有人问我:工余之暇有些什么爱好:打麻将?下象棋?莳花?养鸟?看电视?聊闲天?我一一摇头。
细想一下,要谈业余爱好,除了读书,便是散步了。
住在一个人口六七百万的大城市里,车辆鱼贯、穿梭,多得如“过江之鲫”
,没有事愿意遛大街的人,恐怕不是很多的。
我呢,倒不是喜欢上街,商店三五个月不去光顾一回;我的出行,意在散步。
只要时间允许,无论是办事情,参加会,看节目,我都喜欢徒步而行,不想坐车。
至于晚饭后,信步徜徉于林荫路上,湖畔河边,花木扶疏的庭园曲径,风俗画面一样的僻巷街头,默默地走,平静地走,轻松地走,尽兴地走,无意其他,无顾其他,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更是早已成为习惯了。
有时,夜间读书、写作,感到头昏目眩,就寝之前,也要到院子里走上几圈。
回来后,带着几分凉意钻进被窝,很快便悠然人睡。
适量喝酒,到底好不好?吃红烧肉,是否健脑强身?可说是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但是,生命在于运动,散步有益身心,却是古今中外从无异议。
我国流传已久的《十叟长寿歌》中就有“饭后百步走”
“安步当车久”
的经验。
古希腊哲人也曾讲过:你要健壮吗?走路吧!
俄国大文豪果戈理说,走路永远是祛病疗疾的良药。
也许是这个缘故吧?据说,欧洲有的城市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习俗:不论贫富、老幼,人城都必须步行;外地客人驾车来访,也要停车郊外,而后徒步进城。
我的切身体会是:散步不仅能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增强身体的素质,而且,可以使心胸获得扩展,神志得到超脱,精神上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无论是精力高度集中造成的疲劳,案牍劳形沉积下的闷倦,还是“不虞之誉”
“求全之毁”
,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无法摆脱的干扰所带来的重重烦恼,都可以借助缓步徐行,抛诸脑后,排遣无遗。
苏东坡就有过这种体验,他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学者都有散步的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步是他们特有的精神活动方式。
古代的大思想家庄子,好像整天都在散步,濠间、濮上,郊野、田园,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诗人陆放翁更是随时随地策杖闲游,翻开《剑南诗稿》,触目皆是:“信步闲行遍四邻,拥篱老稚看纶巾。”
“端闲何以永今朝,拈得筇枝度野桥。”
“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