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情此景,大约只有置身天空、海上,尚可得其仿佛。
我这次寻访三江平原,只是涉足它的腹地,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抛在视线之外,不免有遗珠之憾。
但就是这些,已经使我梦绕神驰,流连忘返。
这里土壤肥沃,水质优良,日照、雨量充足,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具备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生态农业和林、牧、渔业的优越条件。
这里有成批的国家一类口岸,有内河深水良港和内陆地区借江出海,经鞑靼海峡直达太平洋沿岸诸国的黄金水道,有正在兴建的北起同江、南至三亚的纵贯全国的高等级公路。
这里的“三花五罗”
、鲟鳇、大马哈等特种鱼和雪兔、紫貂、丹顶鹤、白尾海雕等珍禽异兽,久负盛誉。
一种能够捕获天鹅的猛禽海东青,自辽金时代即被列为贡品。
条件优越,而人烟稀少,区内人口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之一。
其发展潜力是无与伦比的。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世界少有的没有充分开发的亚次处女地,三江平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盛的物质产品,而且,是北方理想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秀绝神州的花开叶落、鸟啭虫吟、牛羊咩咩、流水潺潺的莽原朔野,还是独具塞北特色的森林公园、狩猎场、滑雪场,以及赫哲族民俗村、博物馆,都以其无穷生趣,吸引了中外游人。
置身其间,仿佛投身母亲的怀抱,回到幼时的摇篮,顿觉远离尘俗,宠辱皆忘,神清气爽,返璞归真。
纵有千般尘虑,万种忧思,也会淡然冰释。
三江平原是民族的大家庭,有近四十个民族在这里生养蕃息,和睦相处。
这里又是北方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摇篮,数千年来,他们在耕渔采猎中濡染着风习,开创了文明。
统治中国北方达一百二十年之久的女真族,就是从这里跨上了征鞍,创建了金国,最后跃马中原,灭辽蚀宋的。
全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世代聚居此地,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向我们昭示了这个民族的世系源流、经济生活、文化礼仪、风土人情。
这个民族富有爱国情怀和抗暴精神。
史载,公元1643年、1658年,赫哲族与达斡尔族、满族、汉族民众一道,先后三次击溃沙俄的人侵。
当地传颂着一首《烈妇歌》,叙述I860年冬月赫哲族少妇抗拒沙俄暴徒凌辱,坚贞不屈的感人事迹:“赫哲女子颜如花,夫出从猎妻守家。
突来碧眼黄须虏,闯门人室难要遮。
妄思鸠占饵以利,继乃威逼戈矛加。
由来女子抱贞性,此身可碎心无他。”
“彼众我寡势不敌,至死不屈宁嗟呀。”
“遐方女子知大义。”
“肯将皎玉遭污瑕?”
承赫哲族聚居地街津口乡乡长告知,敌伪统治时期,惨遭日寇迫害,整个赫哲族只剩三百多人,现已增长了十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