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也是用典。
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恐怕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不发丧,将尸首放在韫辕车里。
当时正值暑夏,死尸腐烂发出了臭味。
为了迷惑人,便把同样发臭的鲍鱼放在车上。
这里有调侃的意味。
第二首,引用汉初名臣张良的故实。
张良少时,曾在桥上为黄石公纳履,黄遂授以天书,说“读此则为帝王师”
。
后来,果然辅佐汉高帝刘邦得了天下。
这里说,尽管经过一番“秦火”
,深山里也还藏有天书。
如果张良当时得以见到,那他就不必卑躬屈节地给黄石老人拾鞋纳履了吧?
我觉得,饱蘸历史的浓墨,在现实风景线的画布上着意点染与挥洒,使自然景观珞上强烈的社会、人文印迹,可以把游观者带进悠悠不尽的历史时空里,有助于他们从较深层面上,增强对现实风物、自然景观的鉴赏力和审美感。
六
当然,我也认为,即使没有任何社会人文景观,张家界也仍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那种原生状态、荒情野趣,未经人工雕饰的自然天籁,同样是美的极致,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朱光潜语)。
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如何珍惜它,保护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天造地设的美的净土——这世间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道理很简单,自然创造是一次性的,既没有副本,也不能复制。
而且,自然美是易碎品,一旦毁坏了就万难补偿。
而审美又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没有人的欣赏,任何自然美都无从谈起。
于是,就产生出一个悖论:发现了自然美,有时却意味着同它告别;欣赏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为的践踏。
就这个意义来说,张家界开发得晚,未始不是它的幸运。
在我的印象中,张家界是前所见到的管理得最好的风景区。
可是,以后会怎么样呢?对此,我也表示了忧虑与担心。
因为在其他很多地方,下述情况确实存在:人们向往于“诗意地居住”
,但是,由于我们的行为并不那么“诗意”
,“居住”
的结果竟与初始的愿望相左。
许多风景区都曾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而一经住进,很快就变成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了。
临歧握别时,主人嘱咐我们放心,说:“为保护好张家界的生态环境,我们已经做了生命的承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