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四节谈话类新闻的写作
banner"
>
广播电视新闻体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不但借鉴继承了文字新闻体裁的形式,而且形成自己独有的方式。
谈话类新闻体裁体现出电视自身的特点。
广播电视谈话类新闻报道是以人的声音为主的一种方式。
目前虽然没有严密的理论为依据,但根据实践,大体可以划分成这样几种类别:人物专访、现场快速采访、座谈、讨论、辩论、演讲。
人物专访是一种定向明确的采访报道方式。
我国新闻界将专访分为三种类型: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社会问题。
西方广播电视界也将专访分为三种类型:个性、信息、观点。
这两种分类实质没有区别,新闻人物专访是以揭示人物个性为基点;新闻事件专访是以透露信息为目的;社会问题专访是以阐述观点为意图。
1.人物专访
专访形式大多以一对一方式出现,有时也有一对二方式,或者二对一方式(两个记者联合采访一个人物)。
专访的地点,多数以演播室为主,必要时也可选择户外或特定场所。
专访写作重点是提问题,若要提出有分量的问题,必须进行较为透彻研究。
名人专访或新闻人物专访,记者不但要对人物的职业活动有所研究,还要对人物的思想、生活、兴趣有所了解,才能提出具体的有价值的问题。
人物专访作为新闻体裁,也必须讲求新闻由头。
人物专访采访对象选择比较明确。
事件专访要围绕事件本身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提问,以求透露更多的信息。
事件专访的采访对象选择可以是当事人、目击者,也可以是能够对事件发表看法的人。
例如,海湾战争期间,运用专访形式,进行了反应性深度报道。
社会问题专访选择的对象应该是对问题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
问题专访实质上是思想观点采访,人物有一定权威性,可以增强新闻说服力。
作为记者,首先要对社会问题进行了解、分析,然后找到问题所在,才能提出关键性的问题。
问题专访题材相当广泛,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等,各种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进行专门访问。
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他全面主管欧盟对华贸易,是欧盟最有实权的委员之一。
该人物专访2005年5月25日传回国内,《新闻联播》等中央电视台各档新闻栏目滚动播出达十几次,对引导国内舆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曼德尔森专访实录
问:我们都知道,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又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你怎样评价中欧目前的经贸关系?
答:欧中贸易对双方来说都是重要的。
我要说的是,我要加强这种关系,从而使我们的经贸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欧中双方都从相互的贸易中受益外,由于双方的贸易量的增加,也会出现一些摩擦,这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我们双方的经济规模都很大,而且双方的贸易越做越大;贸易量越大,发生不同意见的机会也就越大。
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贸易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发展得非常好。
我在我的位置上,我要尽可能寻找我们的共同点,消除分歧。
我相信,这也是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的立场。
问:现在中欧之间的贸易遇到一点摩擦,比如纺织品贸易摩擦,你认为双方能找到一种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