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好几个占据要职的人已对我提出了父亲般的劝告,叫我按自己最大的兴趣做使这个国家喜欢的报道。”
英国参战后,他又积极报道英国反对法西斯侵略者而展开的斗争。
默罗逝世时,英国首相威尔逊称他为“这个国家的独特的朋友”
。
默罗为揭露法西斯侵略行径做的努力,表现了他善于审时度势和鲜明的立场。
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信念,就不会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报道。
新闻报道受客观事实的制约。
在报道复杂多变的政治时局时,选择什么样的事实可以反映出记者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默罗选择“米洛案件”
揭露麦卡锡主义,反映了他的鲜明政治态度。
真正在政治上有独到见解的记者都是放眼世界的。
默罗对国际事务所持的见解在今天看来是有远见卓识的。
他披露“米洛案件”
时曾在电视上深刻地指出,“在个人和国家的全部关系方面,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将自行其是。
这一点是不能归咎于马林科夫的,甚至我们的盟友的。
在我们看来,也就是在弗雷德·弗兰德利和我看来,那是一个应该无休止地争论下去的问题……”
默罗对世界事务的看法曾得到原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元帅的赞同。
这里仅举出默罗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可以略见他的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他认为,美国卷入朝鲜战争是“不可思议”
的。
作为记者,“他警告美国当局不应同中国发生任何武装冲突,高声反对在朝鲜使用原子弹的主张”
。
他说,“所谓正是为我们的盟国而战的论调完全孩子气,这无论如何不能抵挡中国”
。
朝鲜战争停战时,中美双方在朝鲜板门店谈判,美国国内一些人指责这种谈判是绥靖政策,默罗驳斥道,和平不能同绥靖政策混为一谈。
杜勒斯任国务卿时,竭力反华反共,默罗对美国这种对华政策深为不满,他坦率地说,我对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研究,但我知道,杜勒斯把这个问题搞得一团糟。
1956年,默罗从中东采访回国,得知通过缅甸总理吴努的从中搭桥,中国总理周恩来同意在仰光接见CBS记者。
默罗立即飞往仰光,成为第一个采访周恩来的美国电视记者。
然而,由于CBS屈服于国务院的压力,把默罗采访周恩来的电视片安排在电视收看非“黄金时间”
——晚上11点15分——播出。
尽管如此,“对杜勒斯来说,周恩来沉静的面孔出现在美国人民起居室,是一件使他激怒的事情”
。
默罗一度认为,他或许能成为沟通中美关系的桥梁,但由于杜勒斯强硬的反华政策,没能如愿以偿。
此后,他又设法请印度总理尼赫鲁搭桥,准备秘密访问中国,但由于当时美国政府推行的反华反共政策引起中国方面对立情绪,他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默罗十分渴望了解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他对美国政府的反华反共宣传深为不满。
他曾说,作为记者,他只有目睹事实才能报道事实。
他担任美国新闻署署长时,对美国政府的一些外交政策持批评态度。
他曾明确表示:“他不同意国务卿腊斯克对世界强硬的观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