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美国资深电视记者,大众传播学教授特德·怀特认为,“调查性报道,是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
。
“报道的事实必须是你自己发掘出来的。”
[3]
在广义上,记者的采访都是在进行调查,但调查的对象和采取的方式却有很大不同。
从记者采访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分为一般性采访、深入采访、调查采访三种类型。
动态性的新闻大多通过一般性采访就能获得;详尽的带有解释、分析性的报道往往需要深入采访;揭露性的社会问题报道则必须经过艰难的探索调查采访才能达到目的。
比较之下,可以看到调查采访是最具难度的采访方式。
调查采访的目的在于披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其题材相当广泛,涉及人类活动的许多方面。
调查采访往往能够得到公众的称道,提高传播媒介的声誉。
1992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消费者之友》晚会的**是——揭露“庐阳牌”
热水器坑害用户致死后仍然生产的内幕。
调查采访适用于复杂事件或处于发展阶段争议较大的事件。
调查采访一般采取先把网撒开,从外围入手的办法。
当捕捞到大量情况后,再集中到关键点上进行突破性调查。
调查采访往往时间较长,很多时候还会遇到阻力和危险。
在西方新闻界,特别注重调查采访,认为调查采访最能考验记者各方面的能力。
我国新闻界也十分强调记者要有调查研究基本功。
同西方记者比较,我国记者在调查采访活动中,对政策实行,新出现情况调查采访较多,西方记者则对发生后的有疑点事件以及复杂的社会内幕调查采访较多。
记者调查采访到大量情况,最后总要得出结论,结论可以用事实说话,也可以用自己的判断推论。
怎样下结论,要凭记者的判断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扔了两颗原子弹。
一时,关于原子能的科技报道成了热门题材。
英国记者波来克特没有停留在一般介绍性的报道上,而是花三年时间深入调查,终于在1984年出版了《恐惧·战争和原子弹》一书。
书中以充分事实,在西方世界第一个指出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在军事上对战胜日本法西斯是没有意义的,其真正的战略意图是迫使苏联按《雅尔塔协定》对日宣战。
这个结论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的美国国务院也不得不承认它是正确的。
一般说,调查采访的结果往往能对政府修改政策提供依据,对一些颠倒的事实予以纠正,对模糊不清的复杂情况理出头绪。
在某种程度上讲,引入屏幕的调查采访对记者的形象、采访技能、个性风格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关于如何做好调查性采访,本书将有专章阐述,这里仅就其采访形式的特点作简要概括的分析。
7.匿名采访
匿名采访是不暴露记者身份的特殊采访方式。
匿名采访在西方电视界采用闯入性和非闯入性两种方式。
在闯入性匿名采访中,记者要和人打交道。
记者成为他观察的一群人或某个场景的一员,匿名观察。
记者同人打交道,但不因自己的介入而影响被观察者的活动。
比如,《北京青年报》有个记者为了采写监狱里犯人的情况,经有关部门允许,身居牢房,同犯人生活在一起,观察其活动。
美国曾出版过一本畅销书叫《像我一样黑》,该书作者约翰·格里芬是个白人,为了深入了解黑人生活的状况,他用药物和化装术改变了自己皮肤的颜色,看起来同黑人没有两样。
然后,他到美国南部几个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州去旅行,混在黑人群体中,亲身感受观察黑人受到的待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