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动态新闻中采访的一般特征。
其一,采访以片断插入形式结构全篇报道。
诺普公司对三大电视网三个星期周一至周四的《晚间新闻》播出的612条新闻进行了统计,其中191条新闻中至少有一次采访,191条新闻中含有的总采访次数为514次,分为657个片断插入报道之中。
其二,报道中的大多数采访插入只有一个片断。
ABC的117次采访,86%只有一个片断;CBS的214次采访,72%只有一个片断;NBC的183次采访,79%只有一个片断。
其三,采访的形式以快速、简短为主,采访时间从几秒钟到1分30秒左右不等。
其中21%在5秒钟以下,有的采访只有一句话。
采访的时间总长度平均占节目总时间的15%左右。
其四,采访人的角色主要由主持人和记者担当。
主持人的采访时间持续相应长一些,并且出图像和声音。
记者的采访有5%以上经过剪辑处理,只将采访对象推向屏幕,记者不出图像和声音。
这是因为动态新闻的长度有限,剪辑后的采访片断往往突出主要信息。
其五,采访的地点大多是在演播室以外,ABC占97%;BC占94%。
剩下的23次采访,12次采用以下三种形式的一种:在演播室内;从演播室连接到户外;从演播室连接到另一个演播室。
此外还有11次采访由于插入的片断极短无法确定地点。
其六,采访的背景环境大多是街上、海滩、体育活动场馆等公共场所、办公室、家庭户外自然环境等。
10%左右的采访是在一般工作场所进行(指工厂、公司、医院等,不包括办公室);30%左右的采访是在整洁安静的办公室内进行;15%左右的采访是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进行;6%左右的采访是在政府大厦走廊、门口、会议室外面进行;7%左右的采访是在家庭中进行;24%左右的采访是在公共场所进行;9%左右的采访在街上、海滩、体育活动场所等进行;2%左右的采访是在演播室内进行;另有10%左右的采访无法确定环境。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对电视报道中的采访特点略见一斑。
事实上,采访的地点及环境的分析也体现了电视采访整体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重视将采访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加以应用。
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报道期间,广大观众不仅仅对比赛的结果表示关切,而且对记者的场内外采访产生浓厚兴趣。
特别是中国运动员拿到金牌之后,现场记者穿插进行的即席采访、场外专访以及国内记者对有关亲属、教练和观众的采访,成为近几届奥运会立体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对外国运动员的采访显得十分薄弱。
虽然在比赛过程中,主持人对运动员作了具体简捷的介绍,掌握的材料也比较充分。
但是比赛结果出来之后,我们的记者几乎没有对金牌得主以及教练员和其他具有新闻热点的运动员进行采访。
而许多外国记者则蜂拥而至,争先恐后提问。
从奥运会报道的经验和不足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广播电视采访对于单个报道来说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对于整体报道来说起着纵深开掘的作用。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采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报道手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在采访策划之时应该将采访的具体方式与报道形式一同考虑,不可忽略任何一个方面。
如果说技术手段是采访报道的“硬件”
,那么策划则是采访报道的“软件”
。
在拥有了“硬件”
的条件下,“软件”
往往成为主宰采访报道的指挥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