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质朴的感情
默罗坚持正义,追求真理,其内在因素出自他对普通劳动人民质朴的感情与他作为一个记者的纯正良心。
默罗出生在一个农场工人家庭,自幼对美国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有着较深的体会。
正当他进入青年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了美国大地。
他目睹了大萧条时期工厂倒闭、学校停课、无数中下层失业的人群流落街头的凄凉情景。
同时,他看到美国上流社会尽管受到大萧条冲击依然挥金如土。
这些不平等的现象深深嵌入他的脑海。
对普通劳动人民淳朴的感情使他跻身于社会名流之后也始终注视、关心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权利。
1960年,他揭示农业季节工人困境的《收获的季节》电视纪录片,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畸形,让人们意识到现实的不平等。
默罗对普通人的感情不仅表现在关心他们的生活上,还表现在关心他们的权利上。
“默罗以他的对真理坚忍不拔的追求,对英语的爱好和对美国遗产的精华的钟爱,仍然是正直的广播新闻工作者的良心”
。
1956年8月,中国政府宣布愿意接纳美国记者来中国访问、采访,可是国务卿杜勒斯断然拒绝。
在他受到舆论界激烈抨击后,他同意互派记者。
但必须分别批准中国记者以个人身份来美,同时暗示,不能承认共产党官方身份的记者。
这样就破坏了双方接纳记者的起码对等条件。
为抗议国务院的禁令,有三个美国记者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其中有巴尔的摩的黑人记者威廉·沃西。
CBS请沃西在北京通过短波为CBS做广播报道。
副国务卿墨菲很快打电话给CBS,说服他们不要再播这类报道。
CBS不但遵命,而且还取消了一次有关讨论国务院政策的节目。
默罗对此非常气愤,立即在自己主持的节目里评论了这些问题,为此受到CBS的指责。
沃西回国后,护照被吊销。
默罗为了伸张正义,他起草了一份支持沃西的辩护状,把这一事件带到法庭上。
他强调沃西作为记者应有的权利,同时强调国家应保证公民得到广泛信息的权利。
他说:“如果全体选民不能自由获得广泛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得出对我们国家、我们世界明智的结论,那么民主政府则不能存在。”
默罗对电视回避现实的某些做法严厉谴责,大声疾呼,但公司的巨头们充耳不闻,反而对默罗引起的麻烦感到不安,1958年7月和1959年6月先后砍掉了默罗主办的《现在请看》和《面对面》节目。
CBS董事长佩利毫不讳忌地说,默罗给我们造成的麻烦太多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默罗在政治上是同美国统治阶级的意志背道而驰的,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
(2)坚持正义、追求真理
许多进步的记者除了感情上同人民产生共鸣外,还在理性方面抱着坚定的信念。
美国新闻学教授埃默里在其《美国新闻史》一书的结尾说:“人民的权力只有在他们决心保卫这种权力,而且愿意保卫那些仅仅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给他们传递消息和舆论的人的时候,才是有力量的。
从印刷工人詹姆斯·富兰克林直到广播记者爱德华·默罗,曾经有很多男男女女是这样力求做到的。”
默罗作为这样的榜样,是受之无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拉开之前,他对英、法的绥靖政策深为不满。
“像丘吉尔一样,甚至在慕尼黑危机之后,他就一直对英国政府的优柔寡断持批评态度。”
他给父母的信中说,“就英国而言,他们对我们有相当的成见。
他们明确表示,他们不喜欢我最近说的一些事情。
因而,我或许会被从这个国家赶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