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播音员配解说时,也无须一气念完,可以停一停,让观众有看画面的直观感受和理解时间。
好的图像新闻是画面、解说、同期声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在一条新闻中,背景声往往不可缺少。
背景声既可使片子增强真实感、生动感,又可避免片子出现过长的“沉默”
。
使用背景声有助于使图像新闻报道富有立体感,尤其是新闻里出现重要人物讲话,最好让人物自己开口讲几句。
自然背景声只要不影响文字解说和新闻中人物的重要声音,亦可同时运用。
在写稿时,要注意图像新闻中的时间和地点的变更应该按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变更。
文字、广播新闻可以比较灵活调度时间、地点转换,但电视图像新闻中这样转换则会把时间、地点搞乱,会弄糊涂观众。
图像新闻中地点、时间转换的手法是将不同时间发生不同地点出现的新闻“分割”
开来,即先讲早晨,后讲晚上,这样观众就容易在较短的一条消息中理解内容。
2.口播新闻
口播新闻是由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听众、观众口头播报新闻的形式。
口播新闻,在广播电视新闻编排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它可以把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整理成文字向听众、观众播发。
电视口播新闻也可以把没能拍成画面的重要消息向观众传达,更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或不宜用画面表现的新闻告诉观众。
口播新闻一直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生力军,成为电视画面新闻的重要补充。
在许多方面,它的优势是画面新闻不能企及的,它的作用也是画面新闻无法替代的。
口播新闻文字稿的写作有别于画面新闻的解说词。
在某些方面,它类似于广播新闻文字稿的写作要求,要简要说明新闻的五要素,谋篇完整、严谨、层次分明。
与广播稿所不同的是口播新闻可以选配适当的背景资料画面和图表。
口播新闻必须简明扼要,不能长篇大论。
例如,1988年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火灾时,中央台《新闻联播》每天播报一条最新动态性口播消息。
满足了观众急切了解扑火工作进展的需求。
1990年中央台记者随国家海洋局科学考察船赴南沙、西沙采访,在图像新闻无法传回地面的情况下,利用电话、电报口授新闻,及时在电视中口播南沙考察消息。
口播新闻的特点是简洁、灵活、迅速、及时,通常可以配图像资料、插图、题头和背景画面,用抠像特技配加在主播人的左、右侧,以增强视觉感受上的生动性、可视性,同时又能起到点题、烘托、加深印象的作用。
相对来说,口播新闻是最容易写作的广播电视新闻形式。
记者要注意写得简洁、易懂、口语,但字数一定要把握好,既不能少,也不能多。
口播新闻稿可以按广播新闻写作要求来撰稿。
电视口播新闻的画面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占据首位,因而主播人应该和观众之间产生一种交流感、信任感、权威感。
口播新闻是广播电视开办新闻节目伊始就出现的报道形式。
中央电视台的口播新闻最早以报道简明新闻为主,1958年11月2日开始,由第一个电视播音员沈力播报,长度5分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供稿,安排在晚间新闻结束前播出。
后来,口播新闻不采取集中播报形式,改为灵活穿插报道,内容大多是重要新闻和刚刚发生的新闻。
今天,口播新闻以其极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就是以口播方式公之于世的。
据统计,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发的消息类新闻中口播新闻占总条数的40%左右。
3.图片组合新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