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根据谁的意见?”
根据“GOSS”
公式的提示,记者可以在事件性新闻采访中设计出比较具体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但具体,而且上下之间讲求逻辑;不但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而且能够抓住关键性实质内容。
这样提问要比说:“你的感想如何?”
“有什么体会?”
“你是怎么想的?”
“请介绍一下情况?”
要具体、简洁、明确。
美国一些新闻学院的学生借助“GOSS”
公式设计问题,认为易行易记,尚能奏效。
需要指出,“GOSS”
公式只是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而不是万能公式。
记者每次采访的题目、情形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不可能制订到处适用的公式。
吉尔兰德教授明确告诫读者,这一公式只是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
此外,当记者一时卡壳,它也可以助一臂之力。
3.总体设计
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前设计问题同文字记者有所不同,不但要考虑采访过程中提什么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在话筒前怎样提问。
因而,广播电视记者对问题的设计必须是总体的设计。
(1)话筒后问题设计
记者在话筒后采访目的是搞清事实,问题设计可以根据访问时间、访问对象来确定问题多少及问题形式。
一般来说,记者同采访对象直接交谈时,提问方式可以灵活选择。
但设计问题时应以问号形式一一列举拟订出来。
话筒后问题设计可以围绕采访题目从多种角度来考虑。
记者只将想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较好的方法是多想多列。
西方许多著名记者采访前特别重视设计问题,有些重头采访要设计出上百个问题。
例如美国《60分钟》的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事先设计100个问题。
我们主张,设计话筒后提出的问题尽量将记者头脑中的疑问都提出来。
设计出问题后,记者的头绪应该理清楚,反之说明记者的思路还很混乱。
通常,除突发性事件,一般采访任务都有一定时间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在正式采制前最好先进行前期采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