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谢恩的搭档是欧洲体育电视台的女评论员蒙斯乌斯,她擅长解说田径项目,对各国运动员中的新人很有研究,头脑清醒,临阵不乱。
蒙斯乌斯是第一次报道奥运会,为做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转播,她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谢恩和蒙斯乌斯还担任了奥运会闭幕式和其他项目的解说评论工作。
从奥运会开幕的这一时刻开始,他们将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参与节目。
奥运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盛事,而报道奥运会则成为电视媒体传播行为的重大事件。
这是因为奥运会是电视媒体大展身手的舞台,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创造,同时也赋予了电视媒体一种节日庆典的色彩。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个小时,欧洲体育电视台举行了隆重的北京奥运会开播仪式。
在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体育场,400多位嘉宾参加了开播仪式,他们中有40多位是曾经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有多年支持赞助奥运会的商界人士,还有企业家、银行家等。
在体育场中央巨大的电视屏幕上,欧洲体育电视台同步转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开播仪式推向**。
随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画面的展现,体育场内不时响起惊叹的赞美之声。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到闭幕,欧洲体育台转播了北京奥运会进程中的400个小时的节目。
3.荷兰公共广播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全景式报道
荷兰是一个体育强国,在足球、曲棍球、柔道、马术等体育项目上占有优势。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电视台也开始进入临战状态。
荷兰最具影响力的荷兰公共广播公司(NOS),为了迎接全球奥运报道的挑战,投入了三分之一的人力,精心打造全景式奥运报道。
奥运报道领队、体育部制片主任莫尼克·哈默认为:奥运报道是一场媒体大战,荷兰的观众可以收到几十个频道的奥运报道,这对公共广播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
所以,他们推出了全景式的奥运报道。
一方面全景报道奥运,一方面全景报道中国的发展变化。
荷兰公共广播公司体育部门派到北京的报道团队有87个人,另外有160人负责后期编辑制作。
在北京有4个摄影队,30个电视评论员,他们在演播室进行评论。
另外,还在北京制作在荷兰播出的晚间体育节目,以及其他有关奥运的新闻。
荷兰公共广播公司分批派出的一线采访团队在2008年8月6日全部到位,分头到中国各个比赛城市报道。
奥运进行期间,体育部播出16个小时的奥运特别节目,总共推出266个小时的奥运报道。
他们重点跟踪荷兰运动员参加的赛事,同时兼顾重要项目的决赛。
新闻部门每天从凌晨3点持续到深夜滚动播出奥运新闻报道。
荷兰公共广播公司认为,奥运会的报道重点不仅在于体育,还应该在赛场外挖掘新闻。
他们不仅采访北京居民对奥运的看法,也深入偏远乡村,采访农民对奥运的关注程度。
同时,对北京奥运的环保措施的效果等也加以报道。
从2007年开始,荷兰公共广播公司陆续派出三批记者到中国采访,对北京奥运场馆、奥运城市、中国的发展变化等进行了报道。
此外,公司在北京的两名常驻记者不间断地报道北京奥运的进程。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全部高清转播的纪录
北京奥运会使用60辆高清晰电视转播车,向世界提供高清晰的电视画面。
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