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六节新闻导语写作案例分析
banner"
>
一般认为,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以下我们编译节选美国《新闻业》一书中有关导语写作的案例进行解剖——
《新闻业》一书的作者是美国NBC晚间新闻主持人、资深电视记者约翰·钱塞勒和美联社驻华盛顿首席记者,美联社执行总编沃尔特·米尔斯。
钱塞勒曾是NBC资深新闻评论员,他的写作被公认为是一流水准。
米尔斯在新闻写作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曾获普利策新闻奖。
他们两人以漫谈的方式探讨了新闻行业的许许多多专业问题。
他们既有亲身经历,又有独特见解。
在书中,他们专门就导语写作做了精辟的分析。
他们所阐述的观点和经验之谈对于学习和掌握导语写作的要领,会有很大帮助。
1.重要信息选择与导语写作
每一条消息都得从某一点开始叙述,这就相当于开头——也就是记者们称为的导语。
所谓导语是你怎样开头,听起来简洁明了。
在新闻编辑里,那些被扔进纸篓里的稿子,大部分是因为导语写得不理想。
导语应该是简洁的,但太简洁也不行。
例如:“死了。
这就是那个男子被人找到时的情况。”
这样的导语就过于简单。
通常写坏导语要比写好导语容易。
导语是新闻写作的要旨、序曲和调子。
如果设计得当,导语会在人们提问之前回答问题,并能够接下来回答更多的问题。
导语确定主题,指引方向。
这似乎是对一两句话组成的导语提出了过多的要求。
其实这既不那么可怕也不那么神秘。
一条导语就是一个有条不紊的开头。
在新闻学中最值得称赞的是撰稿者写出一个好导语。
没有人每次都能写出无可挑剔的导语。
事实的选择以及趋于完美无缺的表达,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把导语写得正确,意味着找到合适的句子、引语,或者找到能够触及消息实质内容的事实。
有时这很容易:一位总统选举产生,一位领导人逝世,一场战争结束。
这些消息的导语比较容易做到简洁明了。
通常情况下,诸多事实的分量相当,所有的事都在撰稿人脑中争吵着要首先登场。
1981年1月的一天,两个分量旗鼓相当的事实出现在同一天,这两个事实每一个都有分量成为那个月最重要的新闻。
在那一天,罗纳德·里根就职总统时,在伊朗的美国人质被释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