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谓节奏段落就是根据主题确定其节奏的过程。
某一个事件或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总要停顿一下,有一个使人喘息的过程,或者说让收视者松一口气。
这种段落的处理并非因为事件有了明显的变化,而是出于艺术手法的考虑,使片子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为收视者连续观看作品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机会。
节奏段落的转场,解说往往起点到为止的作用,有时不需要解说的介入,大段的解说会破坏节奏段落的过渡。
△解说与情感段落
无论何种内容的片子,创作者都会为其注入一定的情感;真正成功的好片子都是感情饱满的片子。
而情感的投入又是有层次和过程的,比如,有的深沉,有的低沉,有的高昂,有的低落,有的热烈,有的冷漠,有的抒情,有的叙述,有的肯定,有的否定……凡此种种都是一种感情的流露。
这时就有必要依据不同情感划分若干段落来表现主题。
情感段落和情感的表达,往往特别需要解说的介入。
2.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转场
段落划分清楚后,接着就是转场。
电视画面转场可分为两大手法:技巧转场和特技转场。
《藏北人家》中有一段转场是这样处理的:
《藏北人家》的这两段内容中,第一段表现的是措纳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一处水草茂盛的放牧场放牧的情形。
第二段表现的是挪佳及老少一家人打发着漫长的白天时光的情形。
这两段内容的发生地点相距较远,在画面组接时运用了“相似体转场”
的方式,即第一个镜头中用了天空和雪山,第二个镜头是从远处的天空和雪山拉出来的。
创作者在利用画面转场的基础上又调动了解说词,而且写出一段非常典型的用于转场的解说词,即两句话中前一句话讲述上一场戏的内容,后一句话讲述下一场戏的内容。
画面与解说的综合并用,使相距较远的两处场景的转换变得平顺而自然。
(1)技巧转场对解说写作的要求
运用技巧转场,解说不需要再做过多的说明。
一般情况下,解说词的写作是在技巧转场完成之后,根据画面的需要做进一步的加工。
这时,解说往往在转场中起到自然过渡的作用。
作为电视记者掌握电视写作技巧的同时,还必须了解电视画面编辑的特性和要求。
写作时,记者如果需要配合画面剪接的技巧转场,必须掌握其基本的规则,才有可能使解说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
所谓技巧剪接转场,是指从画面的“硬切”
到“硬切”
的过程。
这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转场手法。
用“切”
来转场主要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它有助于加快节奏、扩充容量。
要想把握好“切”
的过程,首先要把握画面过渡的规律性。
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之间的转换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只有掌握这种规律才能使画面的转场自然、流畅;这里的“转”
意味着从一个镜头包含的内容转移到另一个镜头含有的新内容。
转场的先决条件如下:
△逻辑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