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默罗的同步采访是美国广播新闻学生学习的教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同步采访对记者来说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技巧。
除了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必备的判断、观察等能力以外,还有其独特的要求——
(1)出众的口才
这是同步采访必备的条件之一。
口才出众并非是指音调多么纯正,音质多么动听,而是指口头驾驭语言的能力。
对于记者来说,同步采访是在现场随事件同步进行的,不同于发表演说有充分时间准备,并且有提纲和稿子在手。
同步采访往往没有充分时间准备,因此,口头表达要求就更加高一层次。
口头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记者的思维能力和判断事物的速度。
(2)注意富有个性的报道风格
这是同步采访对记者的又一特殊要求。
由于同步采访是采访报道同时进行,所以对记者来说其难度较一般采访要大。
默罗的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沉静、庄重、克制、准确。
他的采访报道既不失去尊严又不呆板僵硬;既避免冲动又做到毫无狂热无度的语言,而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用口语而不啰唆,形容贴切。
每一个有独创精神的记者,都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
5.体验采访
体验采访就是亲自尝试感受现实生活中与采访活动相关的事物,以求获得切实而深刻的认识。
体验采访也称作参与性的采访,如果在电视上展现,可以给观众最大限度的可信感。
中国台湾地区著名主持人凌峰主持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节目中的许多片断都是采取体验采访的方式,特别是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采访,在穿着打扮、衣食住行方面都进行了体验,为节目增添了情趣。
日本TBS拍摄的《万里长城》纪录片,主持人在许多场合都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同普通农户的孩子一道翻墙,在老百姓家过年吃饺子……可以说,体验采访对于比较轻松的题材来说,不失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体验采访可以缩短记者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很多生疏的事物,亲自参与一下便能体味到其中的全部内容。
体验采访还可以消除记者同采访对象的距离感和紧张情绪。
双方能够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亲近,产生共同语言。
(1)体验是全感采访
体验采访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去感受和领悟客观事物。
因而,体验是一种全感采访。
全感采访的过程是:由体验产生感觉—由感觉渐近到感知—由感知触发思索—由思索引起联想—由联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判断。
(2)体验采访的目的
简要概括起来,全感采访的目的是——
△真实、准确地描述体验事物的基本现场环境;
△生动、具体地再现活动场所的气氛和细节;
△客观、公正地展示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
6.调查采访
严格意义上的调查采访特指披露事件真相和内幕的采访。
在西方新闻界,这种采访方式被喻为“侦探式”
。
调查采访是伴随着调查性报道而应运而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