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研究背景
banner"
>
研究背景资料是采访的入手点。
我国知名记者艾丰认为,研究背景是为采访而进行的采访。
背景研究一般是在确定了选题和明确了采访意图之后进行的,所以具有针对性。
在日常采访活动中,研究背景易犯的一个通病是停留在一般性了解的水平上。
究其原因,一是对研究背景的作用理解单一,误以为仅仅是熟悉一下采访的人和事,有必要时在报道中运用一点;二是对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把握不好,侧重于广泛浏览,忽略综合分析。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研究背景的作用及其基本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1.研究背景的目的与作用
研究背景的目的是:开掘报道的深度。
研究背景的作用是:武装头脑、提高认识、增强洞察力、发现线索、吸收使用。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还缺乏清醒认识的时候,艾丰针对水的资源危机采写了一篇卓越有见地的报道《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他在研究背景的过程中,澄清了许多观念上的误解,找到了水源浪费、污染的原因。
一是人们对水的认识存在误解,错把大自然无限的循环当成水源拥有无限的数量,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不珍惜水的利用。
实际上,水的数量是有限的,特别是淡水资源。
二是人们以水的价格来衡量水的价值,认为水非常便宜,节省不节省没什么要紧。
工厂购置一套节水设备,花的费用比浪费水的水费高出多少倍,故此宁可浪费而不节水。
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如果掉以轻心,水的浪费和污染将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
艾丰认为,通过研究背景资料,端正了对报道事物的认识,对以前头脑中的观念是一个大冲击。
如果不进行背景研究,就不可能对社会上的习以为常的现象和认识增强洞察力,搞出的报道也不可能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科学性。
西方新闻界的许多经验丰富的记者特别重视研究背景,将这一步视为采访的开端。
沃尔特·克朗凯特作为第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尝试者,在1952年报道美国两党代表大会之前,用一春一夏时间研究政界要人的背景。
报道取得开创性成功后,电视网同行和观众都对别开生面的报道形式赞叹称好,而他自己则认为成功得益于研究背景。
因为不研究背景,就根本驾驭不了所报道的内容。
虽然形式是不容忽略的,但根本的还是记者的认识水平决定报道质量。
而认识水平的提高,分析、辨别、判断事物洞察力的增强,是无法凭空获得的,必须进行大量而透彻的背景研究。
1992年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匹兹堡电视台总裁托马斯·斯金纳先生在中国传媒大学专门就纪录片创作进行了讲学。
他说,美国同行创作大型纪录片一般用1年时间,其中两个月研究背景,两个月实地考察,两个月正式拍摄,6个月后期制作。
从这个制作周期的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背景资料的重要性,既是采访报道的开端,也是采访报道的入手点。
2.背景研究的基本环节
背景研究的基本环节主要分为5个步骤:广泛浏览、分门别类、综合分析、消化吸收和存储积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