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前,应先告知“什么事”
。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要遵循视觉逻辑,不能完全套用文字新闻的结构方式和写作技巧。
2.结构与时态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受到新闻节奏、时态的特定的限制。
广播电视记者在某种程度上讲,不能期望自己的写作严密到无可挑剔的程度,也不能期望自己的写作可以任意发挥。
洋洋洒洒、十分过瘾、一气呵成的写作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是无法形成的写作状态。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常常时断时续、经常随面画的改动而重写,也经常由结构的安排而调整。
记者写作的技巧不可能脱离特定画面时态结构而任意发挥。
(1)又紧又松的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在节奏上是一种又紧又松的结构方式。
其理由是:记者要调节画面。
换句话说,一是要给观众留出看画面的时间,二是要给画面留出自己说话的时间。
一般而言,稿件的每一句话不一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所选用的每一个词必须是有理由的。
有时,当没有足够的画面来说明事实时,就应该有一个比较详尽的文字稿来支撑画面,这时候,文字的结构就比较明快、紧凑。
有时,观众可以从画面上获得明晰的感觉和印象,文字就不必过多解释。
某些画面展示特别重要的内容时,可以插进画龙点睛的文字,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这时候,文字结构就比较松弛、舒展。
广播新闻也许用6秒钟24个字介绍3个人物,电视新闻则要用12秒钟24个字来介绍。
比如,广播新闻稿可以这样写:“参加晚会的有著名歌星×××、×××、×××、×××。”
但在电视新闻中,这样介绍却不行。
因为画面上同时出现4个人,观众分不清张三李四。
记者要给每一个人拍下特写镜头,分别让每一个人的面孔在画面上至少停留3秒钟,这样就持续12秒钟。
播音员解说时,不能一口气念完,要根据画面稍有停顿。
这样,解说节奏就比较松弛,写作时就不能按12秒钟的时间来计算文字字数。
总体上讲,电视新闻写作结构的快与慢受到画面结构的制约。
这种又紧又松的结构对写作技巧的发挥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就是不能按照文字思维方式来构思电视稿件,也不能像文字新闻那样较自由地发挥写作技巧。
美国有些电视学家认为,一流的大手笔不要企图在电视中显露才华。
这样认为或许有着合理成分,因为,电视写作不可能脱离画面而存在,电视写作更不可能超脱画面,成为第一位的表现元素。
这样讲,并不是说写作不重要,而是要把写作放到应有位置之上,才能发挥其特定作用。
当我们努力提高写作技巧时,不能单纯着眼于文字写作技巧,必须结合电视特点来发挥技巧。
那么,电视新闻的风格对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2)进行式的时态
电视新闻的结构大都是进行式的,因而它的时态对写作技巧有着一定的限定。
直接性是电视新闻的主要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