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种方式适用于较轻松的题目,如异国观感、往事的印象等,一般不易涉及敏感问题。
近年我国一些报纸上刊登的有关留学生来信谈所在国印象及留学生生活等内容的文章,有的就是编辑记者同他们以书信往来形式索得的。
其三,是以填写调查表格的方式进行书面调查采访,根据调查数据和结果进行报道,或在报道中引用。
西方记者还常以书面通信形式采访报道较大范围、较大题目的事件。
但是这些事件大多是时间性不强,回答起来可振振有词。
因为他们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对采访的问题了如指掌,有所研究或同其个人有关联的。
举例来说,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畅销书《美国内幕》的作者约翰·根舍为了搜集有关美国社会的素材,给当时48个州的州长去信书面采访。
他提出三个问题请他们回答:您州与其他各州有何不同?您州对整个国家做过什么贡献?您从政的动因何在并自认为有何主要成就?48个州长中有47个做了答复。
根舍足未出户便得到了大量素材。
第一,说明采访意图;交代清楚自己的身份;告诉对方他的回答会起什么作用,以引起对方的重视;写信之前对采访对象作必要了解。
第二,问题要言简意赅;问题与问题之间应留有空白,供对方填写回答之用。
第三,给对方一个答复日期,但不能硬性规定,而要以商量口气定一个期限。
第四,写清对方和自己的地址以免误投;随信附上一个贴有邮票和自己地址的信封,供对方回信时用。
第五,如有问题需要面谈,请对方及时联系,联系方法必须写清,打电话或写信。
9.预约采访
预约采访是随着新闻竞争日趋激烈而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
目前,在西方电视界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采访形式。
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闻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每当有重大新闻发生,各个电视台都设法找到能够对新闻事实发表见解的人上电视发表意见、提供背景。
由于这项工作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比重,因而导致了职业记者的进一步分工,产生了预约记者(亦称预约导演)。
预约采访的任务是设法找到同新闻事件有联系的并适合上电视发表意见的人物。
同时还要撰写人物简历,进行事先预约采访,观察对方态度,判断对方能够发表什么样的意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此外,还要负责安排交通工具并到指定地点迎接预约的客人。
这一切都是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进行,只有机智敏捷、擅长交际、不辞辛苦的人才能胜任。
在美国大型电缆电视网工作的预约记者,一人一天必须得找到18~25个预约客人。
他们的工作相当紧张,个个都是同各种人打交道的能手。
在印度总理英·甘地遇刺事件发生时,美国广播公司于半夜前获得这一消息,立即决定抢在早晨新闻播发前,在《夜间新闻》里编发一个反应性报道。
高级预约记者斯蒂芬·刘易斯好不容易用电话找到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说服他马上起床来电视台。
刘易斯估计教授可能找不到演播室,于是跑到路口两眼紧盯着来往车辆。
教授果然走错了地方,刘易斯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教授,拔腿就跑。
两分钟后,教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这是西方新闻媒介播出英·甘地遇刺的消息两个半小时后发出的第一个电视反应性报道。
西方一些大广播公司,早、午、晚各档新闻节目都离不开预约记者。
预约记者是节目主持人的得力伙伴。
他们永远随身带着人名地址通讯录,里面写满了几乎所有各类问题专家们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他们视这个名录为“生命线”
。
若遇到那些委婉拒绝上电视的人,他们往往纠缠不休,千方百计说服对方。
《实话实说》节目中请来的电视客人以及现场观众都是要经过预约采访的。
有时候,预约采访比正式摄制节目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