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访问(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节访问

banner"

>

口头访问是以交谈或问答的方式获得新闻事实的采访基本方法之一。

访问,是记者获取事实的主要途径。

在日常采访中,大约有34的信息来自于记者的口头访问。

1.访问的特点

中外新闻界的资深记者在谈到采访体会时,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观点:记者确实能够从个人的观察中,从会议中或者讲话中看到、听到一些信息,但是75%的信息、观点、事实来自于同别人的交谈。

无论怎样,访问在记者采访工作中占据34的重要位置。

(1)双向交流与合作

记者访问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进行人际交流,这种交流又超出个人范围,在社会中产生影响。

记者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新闻机构,采访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代表接受采访,双方活动的结果受到社会的关注。

因而,访问无法凭借单方面的努力进行,记者不能单向提供信息,采访对象也不能单向透露信息,信息的披露只能是双向交流的结果。

在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中,口头访问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一对一的个别访问;一种是一对两个以上的集体访问。

这两种方式多数情况下以面对面直接交流形式进行,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话进行不见面的电话访问,或者利用卫星进行面对屏幕的访问。

然而,无论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还是不见面的电话交流,或是超越空间距离的卫星电视访问,都是记者同访问对象之间以问答或交谈方式进行的双向交流。

有时候,记者通过直接观察或研究材料还能够凭借单向努力完成某些报道任务。

例如,1946年10月6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的纽伦堡审判,在场采访的特许记者不能提任何问题,只能用眼睛看、耳朵听。

即使这样,记者们仍然写出了精彩报道。

但是,对于口头访问这种采访方法来说却不能凭借记者单方面努力完成采访任务。

必须凭借双向交流才能达到目的。

双向交流就要求记者和访问对象双向合作,双向合作要求记者既能打开访问对象的大门,又能打开访问局面。

(2)怎样促成双向交流与合作

△打开访问对象的大门

记者在请求采访约见时被采访对象拒之门外或推托不见的情形并不少见,没有经验的记者常常会束手无策,老练的记者则会想出各种对策,打开访问对象的大门。

可以说,打开访问对象的大门,使访问对象接受采访是访问双向交流过程的前提条件。

我们知道,记者同访问对象关系是平等的,记者不能强迫对方接受采访。

可行的对策是:①不要怕碰软硬钉子;②要锲而不舍耐心主动;③要因势利导讲究策略。

1979年第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之前,新华社记者杨建业接受了采访马寅初先生的报道任务。

当时,马寅初先生重病住院,记者先给马老家打电话请求采访约见。

马老的次子马本初接电话时态度非常冷淡,无意接受采访。

他在电话里气冲冲地对记者说:“二十多年来,马寅初不是早已被人们忘记了吗?你来干什么?”

记者听到这些话尽管心中产生某种不快,但仍耐心解释说明前去访问并无他意。

在记者耐心请求下,马本初勉强同意前来家中访问。

前两次记者到马老家都遭到了冷遇,马老家属根本不允许到医院访问马老本人。

记者感到采访任务有可能落空,但又不甘心。

为什么马老家属持这种冷漠态度呢?杨建业根据手头掌握情况进行了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