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剪接方法。
先出字幕,再出图像,然后配上声音解说。
尽管设备沉重,电视记者仍然拍下了一些持续发生的事件和预知的新闻,如灾难、战争、奠基典礼、选美比赛、体育比赛、军事演习、总统竞选等。
这些报道弥补了广播和报纸的不足。
一个真实的画面往往胜过一组报纸图片,胜过一千字的文字报道。
经过数十年摸索,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了长足发展。
20世纪60年代,录像磁带、“并行剪接法”
技术手段使得记者的采访更上一层楼,同步录制画面和声音,文字、解说、画面融为一体。
20世纪70年代,卫星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电视记者通过卫星进行采访报道新闻为举世瞩目。
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影响越来越大,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遍布全球。
哪里出现新闻热点,哪里就有电视记者的足迹。
(4)即时通信时期
如果说,19世纪中期通讯社记者发出的电讯新闻标志着记者采访进入即时性开端的话,那么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讯社的电传新闻以电子信号形式传到世界各国用户手中,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这样的传送速度无疑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报纸新闻编辑部,新闻的产生过程已完全实现现代化。
从手写到使用打字机,再到应用电脑、电子传真机、国际互联网,这一切新的技术都对记者的技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面对电视的挑战,报纸记者注重深度报道、解释分析、视觉新闻,这对于记者的采访功力、报道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广播记者以快捷、迅速的采访报道发挥着优势;热线电话、同步报道等形式对记者的采访提出特别的要求。
电视记者的采访报道伴随着电视媒介的影响不断地拓展。
采访报道同步化、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新闻事件的调查报道、现场口头报道等报道形式都离不开记者的采访。
在某种意义上讲,电视采访同报道形式相互促动、相互作用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向。
(5)全媒体时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新媒体呈现出强势的发展劲头,并且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变革。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互相影响和推动,媒介之间的聚合与互动成为媒介生态环境新系统的突出特征。
比如,CCTV(中央电视台)策划的《你幸福吗》《家风是什么》等特别节目,也正是由于在网络媒体上引起热议后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反响。
在2014年“两会”
的报道中,CCTV利用新媒体的信源和数据进行报道显得更加充分,甚至成为新的节目形态和报道方式。
CCTV新闻官方微博在2014年“三八妇女节”
报道中发起了“她的最美时刻”
话题讨论,微博用户可以发布母亲、恋人、朋友等女性的照片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并有机会在3月8日当天的新闻联播中看到自己发布的照片。
这在微博中引起了广泛的参与,同时也增加了用户对于新闻联播的关注度。
在进入全媒体时代的今天,我们看到,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沟通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世界未来学家认为,在未来世界中,无论社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无论新技术引发何种变革,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将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全世界的人们永远需要了解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新情况、新变化、新信息。
3.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
中国记者的采访活动比西方记者晚200多年。
如果从17世纪初定期印刷报纸诞生算起,西方国家记者采访活动已经经历了近四个世纪的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形式的报纸在19世纪初才出现,而且是由传教士率先创办的。
因而,中国记者早期的采访活动不但比西方记者起步晚,而且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人办报意图的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