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一直在关注我的动态。
去年六月份的时候我在德国见到环球唱片集团的总裁麦克尔·朗(Mig),七月份又在瑞士维尔比耶见到他。
他听了我的独奏音乐会,决定跟我签约。
过了一个月,他就和我的经纪人联系。
十一月份就在汉堡灌录了第一张唱片……整个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
签约之后,我非常高兴。
这是我第一次灌录唱片,第一次跟DG合作……我兴奋得有点儿不知所措,就好像我第一次公开演奏一样。
但是我对这些曲目比较有把握。
于是我把注意力集中到演奏上,我只想把音乐表现好……于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录音便诞生了。
在唱片推出之后,我生平第一次作es也提供在线下载,所以可能会在‘苹果’专卖店开演奏会。
同时还会有配合唱片发行的其他一些相关活动。”
王羽佳,灵巧与内涵
王羽佳的演奏技艺精湛,技术全面。
她的音乐会的节目单上往往都是重型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和拉赫玛尼诺夫——趁着我年轻,我希望多演奏他们的作品,这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两位作曲家。
我想在以后的演奏中,大概会在20世纪作品中寻找一些我感兴趣的新曲目,也可能回到贝多芬……我不会总是辗转于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中。”
她在演奏所有具有艰深技巧和尤其需要体力的作品时,永远是那么举重若轻,焕发出不可思议的活力,她解释说:“其实,我弹琴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是女性。
在演奏的时候,只会关注这个作品应该表现些什么,我会充分地释放。
虽然我身材比较小,但是据听众反聩,我有男性演奏家那种力度和火爆,同时也有女性特有的细腻。
但我自己其实从来没有特别关注过这方面的因素。
很多人总是把我比作阿格里奇——那是一位我非常尊重的女钢琴家,我和她关系也很好——但是,听听我们的音乐就知道了,我们是如此不同。”
谈到炫技性曲目,与之相联系的并不仅仅是年轻气盛。
“在这个时代,也许特别是在美国。
炫技性的曲目往往对听众具有最直接的吸引力。
因此我也毫不吝惜种种高难度的表现。
去年我弹过许多改编版的作品,齐夫拉版的《野蜂飞舞》,沃洛多斯改编版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诸如此类的曲目确实具有相当好的现场效果。
但这并不是我的音乐会节目单上的全部。
我今年准备弹十三部不同的钢琴协奏曲,我还加入了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等。
我每一年都在作调整,并试图不断变换曲目的风格。”
说到自己的演绎,王羽佳本人当然是感受最为直接的了,“可能这两年的音乐会给人造成的一种印象,觉得我是一个炫技型的演奏家,演奏的时候卷起旋风般的速度,五光十色的音符倾泻而下,或重击如雷霆,或熠熠发光。
但其实我对每一首曲子的处理都尽可能地深入。
在演奏之前,我都会做足功夫。
比如演奏协奏曲,我一定会细细分析整个总谱,在我演奏的时候,我始终明白乐队每时每刻的音乐。
独奏曲目,我也会非常认真地挖掘音乐上的内涵。
因为我们的时代拥有如此多的演奏家,大家都在演奏差不多相同的曲目,你必须不断地钻研、琢磨,才能寻找出更多新鲜的音乐表现,以及深刻的感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