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主题式的随笔,一定会改变你对古典音乐刻板的印象,你会发现原来“严肃音乐”
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主题!
本书还有相当篇幅,带领读者走近我们时代最活跃的一些古典艺人,以穆特、施塔特费尔德与王羽佳为代表,这几位音乐家虽然经历、特点各有不同,但都满怀对音乐的热爱,孜孜以求,代表着当下最精彩的声音。
而通过与周文中先生和陈怡、周龙夫妇的交谈所得的文章则是向乐迷朋友们展示具有国际影响的那些中国音乐大师们的世界……内中小文都系我采访而来,完全的第一手材料。
它们都收入到了本书的“闻乐者记篇”
。
我对于幼时的听乐体验和经历有着特别强烈且深刻的记忆,我切身体会到音乐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以及能够让孩子们在未来受用终身的“乐感”
的重要性!
因此,在本书最后,我特别将一些有关古典音乐、音乐胎教、儿童智力开发与早期音乐教育的思考所得呈现于“享乐之初篇”
中,以飨读者。
如果你习惯从后往前翻书,那么刚好,你的阅读将从这里展开……音乐,从孩子开始,带来智慧与美。
每次音乐会的经历,都会令我激动得难以入睡;每一次现场的聆听,都会将我对音乐的体验带入无与伦比的酣畅淋漓之境,它有时甚至可以从根本上颠覆你对音乐既有的理解……而我想把我每一次的所感所悟,在“听乐随想篇”
中与人分享。
这也是本书中“戏份”
极重的一章,其文并非自诩为对读者进行赏乐指导,而是希望将心中的万千感触与他人的聆听体验相互印证,互为感应。
古人对于时令更迭、音声感怀的深刻体验,体现在《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样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搁置”
彼中的“伤春”
之情,而借其对物候变幻和音乐记忆的感触,将读者从本序带入我们的正内中:“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必简其诗中甚至道出了音乐美学中非常典型的“移情”
体验,有此灵妙渊博之家学,难怪会有诗圣杜甫这样的后代(其孙)了。
那么,就让我们翻过此页,进入“音乐时历篇”
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