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慕课圆教育公平之梦
从现今所存在的授课形式可以看出,用慕课的方式授课是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措施与手段之一。
缘由在于,慕课的授课形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它不需要固定一个教育场域让每个人都必须到场,这解决了传统教育场域时、空、域的固定限制以及政策偏差限制,使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家学习和在家授课。
慕课的这种在线教育授课形式扩大了教育资源的运用空间和受教育主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慕课网站上产生的海量优质课程数据库来学习多门所需课程。
教师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行为,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改变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另则,加之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们不再需要千辛万苦地往返于实体教室间才能学习名师教学和优质资源,大家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进行慕课形式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在资源有限的根源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四)电脑前的常青藤
2012年10月,《时代》周刊《大学已死大学永存》的报道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2岁的巴基斯坦女孩尼亚齐选修了Udacity的一门物理课,她正在考试,做到第六题时页面突然显示“站点无法访问”
,巴基斯坦政府在那一天封锁了YouTube。
她深受打击,在论坛上发了个帖:“我很愤怒,但我不会放弃。”
不到1小时,在马来西亚参加这场考试的年轻男孩马齐亚尔·科萨里法尔(MaziarKosarifar),开始把考试题目的详细描述在网上发布出来给尼亚齐。
一位在葡萄牙上这门课的新手物理教授罗萨·布里吉达(Rída),试图创造出一种解决方法,这样尼亚齐就能绕过YouTube,但没有成功。
当天夜里,葡萄牙教授终于成功下载了所有的视频,把它们上传到了一个不受审查的照片分享网站上。
这花了她4小时,但奏效了。
第二天,尼亚齐通过了期终考试。
她在论坛上一连发了43个“耶”
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这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慕课的魅力以及它协同世界各地学习者的动力。
Coursera、Udacity和edX被称为慕课的“三驾马车”
,它们满载美国名校的精英课程驶往免费精英大学教育的未来。
在这个教育实验里,学生是最面目模糊的一个群体。
他们处于世界各地,身份各异,有些已经年过花甲,有些还没换全牙;有些在一流大学的校园里,天天与视频里的教授擦肩而过;有些可能待在贫民窟里,守着一台破电脑。
不管学习者来自何方,但相同的是,通过慕课,他们可以足不出户、正大光明地听常青藤名校的课,可以一睹崇拜了很久的名教授的授课风采,甚至还可以获得一张名校名课的结课证书……最终也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在家里上常青藤”
的梦想之旅。
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进常春藤,但慕课的兴起却可以提供以最小的成本接触世界高校精英课程的机会。
一台电脑和稍好的网络连接,就是学习的全部家当。
慕课的内容供应商们正在共同制造一场高等教育革命,褪去高等教育关于品牌、价格和设施的浮华外衣,让所有人重新记起教育的本质只是“学习”
二字。
正如达芙妮·科勒所言,慕课的出现意味着接受教育成为人们基本的权利。
正因为此,慕课真正兴起仅一年多,便吸引了全球几百万名学生一起学习。
[1]陈龙,何龙,潘云涛,等.高校本科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研究[J].成功(教育),2011(7).
[2]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