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次,为了阻隔同期录音时摄影机发出的巨大噪声,摄影师不得不躲在一个很小的隔音空间进行拍摄,这样就没有办法把摄影技术发挥出来,运动镜头不能再使用了。
再次,因为有声电影的工作原理是声音和画面记录在同一个胶卷上,这样在剪辑时有了很多顾虑,不能完全遵从导演的创作意图,使得默片时代的镜头表现力削弱,蒙太奇没有办法开展,生怕发生声音和画面不能连续这样的问题。
尽管如此,当时的人们为了体验“会说话的电影”
,还是会蜂拥而入电影院观赏有声电影,这样又导致了电影工作者们为了“有声”
而大量拍摄对白量相当多的电影,把没用的台词、“水词”
一股脑地加入到电影当中,破坏了故事的节奏,使得电影的表现力下降,远远不及默片时代的电影来得精彩。
理所当然,这些毫无艺术美感可言的声音很快就使观众感到无趣和厌倦,造成了电影美学的倒退。
3.磁性录音技术时期
图9-2磁性录音设备
20世纪40年代磁性录音技术(见图9-2)的出现,取代了光学录音技术,给有声电影注入了一针强有力的兴奋剂。
磁性录音因为其便捷的方式,让声音随录随听﹑检查记录的质量,还可以随意抹去已记录的声音重新录音,直到满意为止。
凭借这些优点,电影同期录音的清晰度、真实度大大提升,而且改变了声音不能后期制作的缺陷,能够对同期录音不满意的片段进行后期补救或再创造。
这一改变,让摄像机打破了光学录音的束缚,重新获得了自由的镜头创作,因此电影声音逐渐发展起来,并渐渐发展成和谐、有序的制作流程。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声学和录音技术更进一步的有机结合,电影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再次大幅度提升,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声音的清晰度已经达到了画面清晰度的水平。
与此同时,伴随着法国新浪潮遍及全球的影响,电影中外景与实景的比重越来越大,镜头中出现的各类声音也更为丰富。
为了符合新现实主义风格的真实性,同期录音被足够地重视起来。
因此,场景中的环境音使用率增加,各种零碎的、在画面之外的音响效果也需要被录制。
这样一来,有声电影的听觉和视觉关系逐渐形成了理论体系。
4.电子音效时期
自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录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伴随着电脑技术的革新,电影音乐也进入到了电子音效时期(见图9-3)。
当传统的动画影片逐渐地变革为电脑制片,同样的,动画声音也进入了依靠电子软件和电脑创作的新阶段。
动画的音效可以营造出越来越多的独特声音效果,其对观众的震撼感染效果也更加强烈。
图9-3电子音效合成器
9.1.3声音的作用
声音在影视动画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果人们想制作出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就必须掌握声音的使用技巧。
反之,就会变成声音的滥用,影响了影片的表现。
声音是积极参与影片创作、揭示人物内心、升华主题、丰富作品表现力的有效工具,无论是电影艺术还是动画片,都要了解声音的具体用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