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实际上,动画策划绝对不能忽视场景设计和任务的视觉形象设计。
因为动画说到底,还是一门视觉性的艺术。
同时完善出前期的设计草图也有利于创作人员检查情节的安排是否合理,角色与环境、角色与角色之间是否和谐、风格是否统一。
动画的搞笑和叙事很多时候都是从角色形象所延伸出来的。
例如,海绵宝宝如果不是方形的海绵,那他的那些惹人喜爱的夸张表情就无处展现,而派大星如果不是胖乎乎的粉色海星,他的傻里傻气也就显得有些别扭。
2.3.5推敲与修缮
至此,一部动画策划的初期策划工作已经完成,但任何的创作都是需要反复推敲的,动画策划更是如此。
此时,就该进入到推敲与修改阶段。
在推敲和修改时,同样有一些原则性问题需要注意。
1.是否符合既定目标
检查现有的策划方案是否偏离了创作动机。
这里容易犯的错误是:由于创作中角色或者故事逐渐成形,吸引了创作者的注意力,伴随着发散性的思维和创作热情。
尽管创作者写出了一个较为有趣的故事,搭设了有趣味的环境、人物性格也日渐丰满,但是却偏离了创作的动机。
2.是否与政策存在冲突
如果你发现你的策划尚未远离初衷,那么毫无疑问,你离着成功又走近了一步。
但此时,另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就出现在了面前——与政策、习俗、习惯存在矛盾。
一方面,政策矛盾。
在中国,大多数的动画生产都要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监控与审查,而很多问题都对动画的创作造成了束缚。
例如,宗教迷信、未成年人的恋爱、过于西方化的文化倾向、暴力和血腥的情节设计,这些都是影响和限制了动画人创作的束缚。
另一方面,创作者也应该考虑,现有的策划案是否与人们的道德习惯、文化习惯存在差异。
例如,在西方社会,作品讲述更多的是独立精神,而在东方社会,则对家庭伦理有着较强的认识。
因此,在创作动画策划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作品的年龄层定位、文化传统等诸多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3.是否符合观众心理
观众心理也是动画策划人员经常忽视的问题。
创作者也应当深知,动画的观众心理实际上受到了年龄特性、性别差别、文化差异几方面内容的共同作用。
在年龄角度,尽管动画的主力观众可以用“青少年”
一词进行概括,但实际上,动画观众的年龄层次划分相当细致,可以精确到一年或者两年。
简要来说可以分为2~3岁低幼阶段、4~6岁启蒙阶段、6~9岁娱乐阶段、9~11岁成长阶段、11~12岁成人化阶段等不同的年龄区间,每个区间对于内容形式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性别也是如此,不同性别的观众,对于作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动画创作人员根据这些特点对已有的动画策划案进行调整十分必要。
例如,一部镜头凌乱、剪辑快速的作品,适合年龄较大的男性观众,而节奏慢、内容简单、故事温情的作品,则更适合幼儿观众。
例如,根据调查,女性观众对《爱冒险的朵拉》的喜爱程度明显高于男性观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