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突出主体的方法不会是单一的,需要结合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这也体现出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那就是知识的综合性。
7.1.3陪体
在谈论画面构图的时候,我们所说主体,既可以对应背景,也可以对应环境,同时也可以对应陪体;而从陪体开始谈论,则只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主体。
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衍生的概念,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那么什么是陪体呢?通常,我们谈论一个单人站在街头的构图时,例如,只有一个角色站在街头,我们会把角色本身称为主体,而把街头称作背景。
但是如果这个角色还是我们要表现的重点,但是几个重要程度不同的角色也站在街头讲话,那么除了背景之外,在画面中占据一定重要位置的其他角色,我们称之为陪体。
顾名思义,陪体是画面中处于陪衬关系的景物或者角色,没有主体重要,但是又要高于一般概念上的背景。
陪体是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起到了陪衬烘托主体的作用,同时也是交代剧情、完成动作表演的重要元素。
在一个镜头之内,陪体不是必需的,可以没有陪体,或者有多个陪体,具体的要视镜头的内容来确定。
7.1.4陪体的重要作用
在动画画面中,陪体发挥着多个重要作用。
1.突出主体
陪体的概念是由主体而生的,因此陪体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突出主体(见图7-11)。
如果主体没有陪体的衬托,那就成为了独角戏,既不美观,也显得单调乏味,情节的交代也不完全。
陪体可以让主体的位置更加突出,让画面的意义更加明确。
图7-11陪体作为主体的陪衬作用
2.增加构图的美感
陪体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均衡画面,增加美感。
众所周知,画面构图讲究重心、平衡和对称美学。
如果仅仅在画面中有主体而缺少陪体,画面就会显得空虚和不饱满,而且由于黄金分割原理,主体不可能在画面的正中位置,那么画面的重心势必会向一侧倾斜,而让画面缺乏稳定感。
陪体可以有效地填补画面空缺,均衡画面的平衡与对称,达到和谐的美感。
3.陪体可以渲染气氛
在很多时候,动画创作人员要营造一种感人的环境氛围,势必需要应用陪体起烘托作用(见图7-12)。
例如,我们创作一匹马领着马群万马奔腾的画面。
除了主体的特定马匹之外,如果没有远处奔跑的马群,那么主体的奔跑也就没有了气势。
又如,我们创造一场舞会相遇的场景,男女主角之外的其他陪体在饮酒舞动,恰好体现出了舞会浪漫的氛围。
图7-12陪体渲染出情节气氛
4.陪体可以交代信息
很多时候,画面虽然着重刻画的是主体,但是交代信息的工作却是由陪体完成的。
例如,一个场景中,主体角色在专注地看书,而陪体角色落荒而逃,则暗示了远方即将有事件发生。
或者主体到了一个新的场景,陪体的行为则暗示了这里所处的环境。
5.陪体可以为画面的衔接提供帮助
陪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作为镜头剪辑的过渡信号。
例如,当景别较小的中近景景别需要切换人物的时候,为了不产生画面的紊乱和轴线的错位,陪体就可以起到表现空间方位的作用。
又如,当两个不同机位的镜头需要紧密衔接时空的时候,陪体的一些细节动作,如手部姿势、整体状态等,都可以作为增强画面连贯的剪辑点。
7.1.5主体与陪体的位置关系
了解了主体和陪体的概念之后,在实际的动画创作中,究竟应该如何安排主体和陪体呢?这里同样列举了一些常用的主陪体关系以供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