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是,文字的描述毕竟容易产生细微偏差,这就需要编剧标出【疑惑】【好奇】等,让人物情绪看上去功能更加精准。
此外,如果是针对人物表情的描述,比如头脑出现问号,脸上出现汗的标记,这也是需要交代清晰的。
例如,海绵宝宝【惊奇】:哦!
小蜗,你怎么啦?(紧张地颤抖)(见图3-4)
图3-4你能找到与这些表情对应的描述吗?
人物对话:台词是情节动画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台词的写作也是必不可少,在接下来我们将细致地进行介绍。
声音:动画视听语言,听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一部动画作品中,人物的任何动作,都是会发出声响的,因此,编剧还需要根据人物所处的场景、所做的动作表达出声音效果。
例如,天空中“呼呼”
刮着风。
特效:剧本中的特效指的是,当编剧认为需要应用一些特效来烘托氛围时,应当在剧本中注明自己所需要表现的效果。
例如,角色的头脑出现一道彩虹可以表现角色的心情好转。
角色被光环包围则可以突出英雄人物的形象。
这些也是应该在写作中重视的。
例如,海绵宝宝被一团光芒包围在其中,闪闪发亮。
3.1.5动画剧本的变体
上文介绍了较为常用的动画剧本格式。
在实际的创作中,通常还会应用到另外两种动画剧本的变体。
1.故事板
有些动画作品因为太过于强调表演,而缺少对话和台词,例如著名的动画《猫和老鼠》,或者着重于人物表情的刻画,例如《海绵宝宝》,因此团队在进行创作时,没有写作文字剧本,而是直接将文字工作和美术工作合二为一,用被称为“故事板”
的格式替代了剧本创作。
故事板,有些类似于中国早期发行的连环画,在画着人物动作和场景的图纸上,标识出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反应。
故事板与分镜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故事板的画幅数量较少,而分镜较为详细,故事板只是用于让创作人员了解剧情的需要,很多时候还需要导演和分镜依照故事板进行二度创作。
2.分镜头本
分镜头本多用于篇幅较短的动画短片,同时美术风格已经成型,素材的使用和场景的运用相对固定,多用于Flash系列短片的创作,在剧本写作的时候,要求了编剧直接按照镜头号进行写作。
每个镜头内编剧需要标注人物对话、人物反应等内容,有时候还需要标明镜头之间是如何组织和联系的。
分镜头本与动画分镜进行的是同性质工作。
区别在于分镜依靠的是画笔,而分镜头本应用的基本上是文字。
3.台本
顾名思义,台本是纯台词本的缩写。
也就是剧本内几乎不存在场景、动作的描述,单纯地展现人物的对话。
台本通常应用于人物固定表演单一的动画作品,依靠的是人物语言而并非人物动作。
台本同时也是配音人员的配音脚本。
而在一般国内动画公司内,策划文案很多时候是编剧的第二工作任务,因此作为编剧,也需要掌握剧本和台本的相互改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