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德清有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粒珍珠的历史,其实也是人的历史。

中国最早记载珍珠的文献是《尚书·禹贡》,其中载有“淮夷蠙珠暨鱼”

寻找食物的先民在河边打开河蚌发现珍珠的那一刻,也是天与地接通的一瞬。

有的说,是南海鲛女望月而泣流下的泪;有的说,是夜晚落入大海的露珠;德清的老人家说,是月亮公公和月亮婆婆生气砍月桂树,木屑掉下来,河蚌吃下而成了珍珠。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凡珍珠毕产于蚌腹,映月成胎,经年最久,乃为至宝。”

又说,“凡蚌孕珠,即千仞水底,一逢圆月中天,即开甲仰照,取月精而成其魄。”

这位明朝的科学家如此浪漫化的描写也是远古传说濡染的吧。

以珍珠为饰,周文王开了先河:“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又名步摇髻。”

(《妆台记》)而后才风及皇帝的冠冕、龙袍,百官朝服,进而成官级标识。

珍珠的光芒,开始象征权力。

《本草纲目》载:“珍珠味咸,甘寒无毒……涂面……止泻……除小儿惊热……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

珍珠开始从宝贝上升到药品,古人认识的改变,可见其利用和研究已入精微之境。

珍珠得之不易。

潜水采珠兴于秦汉,最初没有任何呼吸辅助设备,到了明代才有了相应的设备和技术。

博物院里模拟呈现了《天工开物》中描述的采珠情景:二人系长绳于腰间,携篮潜入幽深的海底;一根锡造的弯环空管,一头对着水中人的口鼻,这是最初的呼吸设备。

“拾蚌篮中,气逼则撼绳子,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

凡没人出水,煮热毳覆之,缓则寒死。”

宋应星的文字看得人胆战心惊。

据说,明代因采集过度,珠源枯竭,出现“以人易珠”

的现象。

一个地方建有珍珠博物院,是有底气的。

于珍珠,德清定有别样的历史。

我对囚禁在那一束光下的物和文字细细辨认。

一个边沿缺损的耀州窑青釉牡丹粉盒,出土于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吕嫣墓,粉盒里面残留着珍珠粉。

蓝田,是我喜欢的李义山《锦瑟》中“蓝田日暖玉生烟”

的出处,还有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嵌了“南海鲛女滴泪成珠”

的典故。

琴音犹在,无奈年华似水,物是人非。

好在物比人长久!

挨着的是一个河蚌的贝页,内壁附着一尊佛像珍珠,脸容衣履清晰可辨。

这种附壳佛像珍珠,是将锡或其他金属的、木制的、骨质的浮雕,放在蚌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经过两到三年的养殖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我渡了999次天劫桃运神戒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不是枣子哥诸天从蜘蛛开始美漫里的恶魔果实半盲女的英雄之旅穿成年代文女主的娇气继妹全球高考风暴女法医的刑侦日记[穿越]紫藤花游记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福女娇妻带着空间穿八零为美好群星献上祝福都市:我全家都是主角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养成一个大唐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无尽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