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长江东流去(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局面一时僵在那里。

此时,罗南陔说了一句话:“给李庄的青少年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全场静默。

罗南陔的这句话,如同点穴,激发了原始的万钧之力。

我想起镇尾的那座魁星阁,积蓄了几百年的文气,在这一刻电光火石般地射出,与历史的那束追光紧紧咬合在一起,定格在李庄。

可以肯定,在场人的先祖大都以耕读起家,门楣上的“耕读传家”

四个字和精雕细刻着“琴棋书画”

“渔樵耕读”

图案的窗棂,抬头抬眼之间,已与血脉相融相续。

他们理解培养文化精英的不易;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也深知文化学者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

如在和平年代,一个川南偏远小镇哪有机会见到这些中国文化的顶尖人物。

这些读过书、见过世面的李庄开明人士,深知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于是开始分头行事。

各族长召集自己族人到祠堂议事,做思想工作。

李庄是个水陆大码头,帮会盛行,势力最大的是“哥老会”

,范伯楷就是个袍哥舵把子。

“那天他穿上不轻易穿的白绸衫,把白绸衫下面的两颗扣子解开,大包天往后一抹,八字脚在李庄的四方街上一蹬,身后的两个副印立即传话:‘午门接旨。

’那是去茶馆开会的暗号。

于是山山岭岭各乡各保邀邀约约,齐聚长江茶馆,共商‘支持抗战’,欢迎‘下江人’(当地人对内迁文化人的称呼)落籍李庄这一史上头等大事。”

码头。

茶馆。

四方街。

这些平日里李庄最喧哗的地方,其实也是一个个江湖。

而范伯楷等就是这些江湖里的一个个桩子,像长江上的“里桩”

,系住来来往往的船只。

罗南陔等人草拟了一封十六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李庄向逃难中的中国文化精英主动发出诚恳的邀请。

为了表示诚意,又写了几份函件,从历史、地理、交通、物产、民俗、风情等方面逐一介绍,分致同济大学和国民政府行政院、教育部。

小小的李庄一下子迁入一万多人。

那句“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包含着的大事小事,都需要李庄这几个人用肩膀去扛起来,但最大最难的事莫过于人心。

“下江人”

“吃人”

的事件就是新文化和科学撞上了李庄那扇传统的“腰门”

,属于新旧意识观念上激烈碰撞而产生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