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走在唐诗之路上(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石窟内,脚手架横竖交叉围起大佛的周身,问一僧人,说,是准备重新裱金。

脚手架内,高五丈的大佛结跏趺坐,法相庄严,两只手掌交叠作禅定印。

佛前伫立良久,耳边似有“叮叮”

的凿石声传来,而后声音越来越密集,恍惚间,大佛上下都是幢幢人影,其中有三位僧人,应是僧护、僧淑和僧祐。

僧护是开凿大佛的最初发愿者,年少出家,隐居在石城山隐岳寺。

据传,僧护每次经过寺北端的一处数十丈岩壁,都会看到光明焕发,听到丝竹管弦之声,于是在此挚炉发愿,凿岩镌刻十丈弥勒大佛。

至南朝建武期(494—498年),仅成面璞,后因病辞世。

当面璞——大佛模糊的脸廓从岩石中浮上来时,石城山亿万年前的顽石都为之默默双手合十吧。

僧淑继其遗业,但因经费不足,也没能完成石窟大佛。

铁凿停下来就是经年。

山中风霜雨雪如故,高僧名士进山的脚步却是络绎不绝,他们到山里来,松下煮茶,石上听经,泉边清谈。

东晋以后,衣冠南渡,北方的士族大家纷纷南下,浙东以会稽为中心,成为南方的文化中心。

在嵊州和新昌一带,高僧辈出,名士迭现。

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中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

夫有非常之境,然后有非常之人栖焉。

晋宋以来,因山洞开,厥初有罗汉僧西天竺人白道猷居焉,次有高僧竺法潜、支遁林居焉。

次又有乾、兴、渊、支、遁、开、威、蕴、崇、实、光、识、斐、藏、济、度、逞、印凡十八僧居焉。

高士名人有戴逵、王洽、刘恢、许玄度、殷融、郄超、孙绰、桓彦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霞、袁彦伯、王蒙、卫玠、谢万石、蔡叔子、王羲之凡十八人,或游焉,或止焉。”

石城山最早的开山者是帛僧光,于晋永和元年(345年)来到江南,栖止于石城山的石洞中,后来跟他学禅的人越来越多,在旁边建起了茅棚,逐渐形成了石城山的第一座寺院隐岳寺。

帛僧光在石城山修禅五十三载,晋太元末年(396年)辞世。

隐居沃洲山的高僧支遁晚年也住石城山,建栖光寺,太和元年(366年)卒于此。

石城山的佛胎,在天地间孕育着。

某日。

某人。

这个“某”

可能是一位高僧,也可能是一位名士,也可能是任何一位到石城山来的普通信众。

他,或者他们的目光触及大佛的石胎时心中一动,心愿如草芽拱破冻土,萌生接续僧护和僧淑的遗愿。

前车之鉴,行愿也需要智慧呀。

环顾天宇茫茫,青山苍苍,世间只有一个人可完成大佛造像。

是谁?此人就是当朝天子梁武帝。

怎么办?想办法呀!

找卸任回乡的官员陆咸谋事。

陆咸知道此时深得天子器重的建安王萧伟体弱多病,正辞职在家养病,以他的财力、势力、信仰,致力于营造弥勒大佛正是时候。

真是找对人了。

后面就是《髙僧传》里记载的灵异之事了,说陆咸一日夜宿剡溪,风雨如晦,夜不能寐,稍一打盹见三僧来告,说建安王若能完成剡县僧护所造的石像,病体就能平安。

于是陆咸上奏建安王,建安王上奏梁武帝。

这办事的理路跟现在一些事情还是一样。

梁天监六年(507年),梁武帝敕遣僧祐到石城山专任营造石像。

僧祐是一位在齐梁佛教史上留下不朽业绩的名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神医女凰木叶的恶霸忍猫我是地球治理者七零娇后娘养萌崽崽我能合技能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剑仙三千万当系统泛滥成灾莽荒纪斗罗:我爹,封号斗罗洪荒模拟,我为九彩元鹿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东京漫画人生穿成太后只想咸鱼诸天普渡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圣墟甲壳狂潮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黑莲花女配重生了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改变斗破的穿越者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