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潭于岩石的怀中,清幽深碧。
卧龙潭是古人的求雨之所。
“山有卧龙潭,岁旱祷辄应。
傍有奇石,书以纪异,且志岁月。”
南向岩石上题刻着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七月温州郡守郝守正携同僚来此求雨的纪事。
四周岩壁上还有“龙街”
“卧龙潭”
的摩崖题刻,都是明人所为。
如此高峻奇险的峡谷也挡不住文人墨客探幽的脚步。
晚明诗人何白还来过两次,并夜宿石竹村。
《再宿龙潭背人家》诗曰:“花映澄潭不辨名,鸟藏深树但闻声。
高田香稻新输税,绝壁颓垣旧避兵。
阴洞云腥龙女过,风林月黑虎伥行。
渔樵何幸当吾世,食饱松根说太平。”
这位布衣诗人诗中的李氏聚居的山谷,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
继续往山里走,好像往时间的囊中探取什么似的。
在古道的尽头是一小片山谷,岭下村坐落在山峰下,也是李氏一支在明时从光岙迁来此地。
背靠的山峰叫寨城尖,古名霹雳尖。
光绪《永嘉县志》载:“大罗山其上曰霹雳尖,秀削千寻,气雄负厚,俯视众山,上睨霄汉。”
村里建有李氏宗祠,石竹李氏都往岭下李氏宗祠祭祀。
山峰合围如铁壁铜墙的南方山野中,不知有多少这样孤独的村庄守着遥远的祖先牌位。
入得山来才知山的世界。
山峰与山峰在捉迷藏,分不清是山的背面还是正面。
山与山也挽着,挨着,拥着,看不尽山,也走不出山。
一个转角,豁然开朗,人已在山巅了。
这是一座小山头,前后峡谷深切。
东面有巨岩壁立不挂一枝一叶,形如大象,山体延伸开来,成抱子之势。
西面打开,视线越过青螺般的山峦,平原一目了然。
村庄朝着北方。
石头屋从山的脸面爬上来,又从后脑勺滑下去。
山顶地势平坦,建有李氏宗祠。
此地就是光岙村,古名冈岙。
这样与世无争的地方,只能与白云山花争,与风霜雨雪斗。
风穿过林树,鸟鸣于树巅。
老妪的扫帚划过门前的蜿蜒小道,似利器刮过时间的扉页,却又无痕。
宁静是如此之深。
庭院荒草丛生,梁椽腐朽入泥,一切在宁静中往后退,退回原始。
李成木的老屋除了一个残破的门台还矗立着,主体建筑也已是一片废墟。
李集血脉在这座屋子里直系传承了十一代,繁衍了近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