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中,关于铁路权益方面的内容,要求清方“借款购器,照约商办”
,态度尤其强横。
李鸿章因此估计,该国“将来不无纠缠”
。
总之,事情刚刚筹议,列强已视之为必须争夺的一块肥肉。
而李鸿章鉴于“官帑无可拨,商股无可招”
,觉得修筑卢汉铁路“竟无开办之日”
。
又联想到原先自己认同乃至主张的关于津通铁路的拟议,为“中外合力停罢”
(此处的“中外”
,是指“内朝”
和“外省”
、中央和地方,而非中国和外国),遂发出“时事尚可为乎”
的感叹。
并说自己“年衰力孱”
,而张之洞(香涛)“志大才疏”
,醇亲王奕譞(醇邸)则“又无长劲”
,此事难免要“终成画饼,贻笑天下”
了,并说“夏初固早见及矣”
,似乎自负有这个先见之明。
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修筑卢汉铁路的事是比较消极和悲观的,而在他心目中“志大才疏”
的张之洞,倒是积极和乐观得多。
事实是,无论多么曲折和困难,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后来终究是修成了,并且确实发挥了干路的重要作用。
当然,这时还说不上。
信末李鸿章说到自己“面筋复元,惟左目渐蒙”
的身体情况,所谓“面筋复元”
,是针对前曾得面部歪斜之症而言。
说“冬内拟仍照章回省”
,所照之“章”
,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封冻时驻省城保定,开冻后移驻天津的“定例”
。
而事实上,他还是驻天津越来越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