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时,他告诉哥哥,如果丁宝桢就此事直接上奏,将此利益给予淮地,那么“川、楚自应合词上陈,或先后具奏”
,予以抵制。
并告明已致函四川总督丁宝桢(字稚璜),要哥哥“须时与联络”
,说“只要川、鄂一鼻孔出气”
,不管是朝内还是地方(两江),都没有办法。
由此也可见,当年盐务问题确是切关朝政和民生的大事。
除上述三事之外,信中所涉到台湾与否的雨生和春帆两人,分别是丁日昌和吴赞成。
丁日昌时为福建巡抚(拟请病假),吴赞成是安徽人,时为福建船政大臣。
信中所言“与雨生近稍和气的”
的筱棠,周姓。
李鸿章写此信的前一日有致其人一信,其中有“仲弢(按:姓许)到闽,雨生留在署内,不令赴台见春帆,春帆决无訾议”
句。
李鸿章给哥哥的这封信里,还转告了由来自家乡的信中所知那里已得透雨,并告直隶“连旬不雨,亦多飞蝗”
的情况,以及经邦、经世两侄的事情。
[1]此信原以《致李瀚章》为题,载“新全集”
第31册第73—74页,所标时间为“同治十三年六月十四日”
,并注:“原稿无年代,曾纪泽光绪元年四五月间到津,似此函写于同治十三年,姑置于此。”
此信又以《复李瀚章》为题,载同书第32册第338—339页,所标时间为“光绪四年六月十四日”
,并注:“原稿无年代,信中提及曾劼刚由籍入京事,知撰信年份似为光绪四年,姑置于此。”
所定年份皆误。
理由:1、所谓“曾纪泽光绪元年四五月间到津”
为讹,查曾纪泽日记,当时他在湖南家乡,根本没有赴津。
信文中说“曾劼刚尚在上海机器局,早晚当抵津沽”
,曾劼刚即曾纪泽(字劼刚),其日记中载明,光绪三年六月,他十二日前“尚在上海机器局”
,十二日乘轮北上,十五日抵大沽,十六日登岸入津,并拜谒李鸿章。
2、信中所述郭嵩焘(筠仙)因《使西纪程》被劾事,也正是在光绪三年。
3、光绪四年曾纪泽虽然也确曾在京,那是在他出使(替代郭嵩焘)前夕,信文中相关事情,不是在该年。
故此信时间改定在“光绪三年”
六月十四日。
[2]该信在“新全集”
中两处载录,此字分别作“津”
“京”
,以“京”
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