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对慈禧的嗜权如命自然了解,对何以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也明白得很,故不以为喜,反以为忧。
据说,在御前会议上闻知由其儿即位的决定时,他竟当场“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
事已定局,儿子的皇帝不能不当,但他这位皇父在慈禧面前深知自己的斤两,绝不敢造次。
当然,有皇父王爷的名位和权威,议政该参与的还得参与,此时与总理衙门大臣一块儿对丁日昌的意见予以评议,他在这等事情上说话还是能算些数的。
在李鸿章看来,丁日昌所提未必不是解决海防经费问题的一条路径,此番被否,而总理衙门恐怕“又不肯自任筹饷”
,担子和责任岂不全落在他李鸿章肩上?对此他也不无担心和为难。
李鸿章此信中所说因“台事一时似难抽身”
的幼丹,即沈葆桢(字幼丹),此时已由福建船政大臣授任两江总督,李鸿章认为他还不能从牵涉的防台事情中抽身马上到任。
至于从“闽中督抚闻将轮替驻台”
的这“未知确否”
的消息,起码也能看出当时“台事”
紧要而被关注的事实。
至于丁日昌(雨生)“请假回籍养疴”
暂未获准,奉旨赴天津帮同商办海防事宜,这对李鸿章来说自是乐意的事情。
而文祥(文公)想择取要地来安排丁氏,李鸿章揣测“当在闽中”
,这又未落空,几个月后,便有朝命授其福建巡抚兼福建船政大臣之职。
再次表明,李鸿章对朝中“人事”
这盘大棋,确实熟络得很。
信中还议及四川的事。
所谓“夔关”
,是四川境内长江上的重要关口,设在川东的夔州(今重庆奉节),对过往的商船征收商税,一直是四川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
这里的事不但关系四川本身,而且与其下游特别是湖北亦密切关联。
信中说到换人的四川“两司”
,是指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人事变动,分别是由原来的王德固、英祥换为文格、沈秉成。
“仲仙”
,指时任四川总督的吴棠,在李鸿章眼里,他属“滥好人”
之流,不该尸位挡路了,果然,到腊月间他即告“病免”
,安排的替任即李瀚章。
信中所涉家事,主要是关于儿侄辈读书、备考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