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释读与评点]私议饷事与人事
banner"
>
李鸿章写这封信的时候,他正在湖广总督任上履职。
信中首先是就协拨“甘饷”
一事陈说看法。
所谓“甘饷”
,当时主要是指西北陕甘一带军务所需要的饷项。
这里属贫瘠之区,本地财政紧张,而军需浩繁,有赖各省协拨,甚至不断增加数额。
当然,源处主要是靠南方较为富裕的省份,像闽浙、两江、湖广地区。
即使这些区域,一则因为本省区各项所需颇多,财政亦不多么宽裕;二则当政者难免有“本位主义”
的算计,千方百计地尽量减少对外支应。
所以,清廷的分配的协拨数额,很难真正落实,大打折扣是为常情,清廷也无可奈何。
李鸿章此信中所说“甘饷尽力筹解,部中亦是官样文字”
云云,实际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他还言及相关一些具体事例,从中更可见官员们的应付手段和心术、花样。
譬如说到皖省“勉遵”
,是“竹庄借以讨好,万做不下。
西林到任,恐不能行”
。
“竹庄”
是曾署理该省巡抚的吴坤修(字竹庄),他是江西籍的湘军将领出身,正在仕途上用心,自然要“讨好”
清廷;“西林”
是满洲正红旗人英翰(字西林),他为安徽巡抚,前回旗葬亲丁忧(故由吴坤修署理),刚回任理政。
字穀山的马新贻,这时是在两江总督任上,此前他曾任闽浙总督,自上年来两江是接替调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
还需要交代,当时是由湘系大员左宗棠主持陕甘军政,李鸿章与其人素存嫌隙,成见难消,并不看好左氏,故信中有言:“左军已进邠、泾,甘事着手即无中止,不闹出大乱必不易帅。
若就伊营光景气机论,似非平贼之兆,此真有天意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